各族文化,熔冶一炉,是古都北京的第五个特征。北京南襟河济,北连朔漠,位于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东北森林文化、西部高原文化和东暨南部沿海及其岛屿海洋文化的交汇之地,历来为中华民族内部各族融汇和相争之区。这突出反映在自秦始皇到清宣统两千多年皇朝历史中心的移动上,前一千年中国政治中心主要在西安,后一千年中国政治中心主要在北京。这可以看出一个有意思的历史现象:中国两千多年皇朝历史政治中心的摆动,先是东西摆动,后是南北摆动,从而呈现出大“十”字形变动的特点。所以说,正是由于各个兄弟民族的长期争局和融合(还有其他原因),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东移,北京才成为元、明、清三代的都城。北京城的建筑和园林,也汇合了各个民族文化之优长。四方民族,杂居北京,他们的衣食住行,坊里风情,宗教信仰,岁时习俗,使北京的市井生活更加色彩斑斓。 世界文化,密切交融,是古都北京的第六个特征。辽南京的清真寺(今牛街清真寺),是北京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例。到了元代,大都是当时世界的一个文化中心。明初郑和下西洋,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壮举。《明史·外国传》记载,明朝同87国有外事交往,可见其时中外文化交流之盛况。晚明利玛窦将西方近代文明带到京师,《坤舆万国全图》《几何原本》、自鸣钟等使北京士大夫耳目一新。清代康熙时西方耶稣会士进入宫廷,使近代科技文化对宫廷产生影响,也将中华文化传到欧洲。中国儒家经典开始被翻译到西方,《康熙皇帝》传记也出现在凡尔赛宫。晚清时期,外国在北京设立29个使领馆,东西方文化交往出现新的特征。 《古都北京》内容纷繁,错综复杂,我力求驭繁执简,博观约取。17世纪中国著名画家石涛说过:“搜尽奇峰打草稿。”本书不是绘画,但它就像一轴画卷,将历史文化胜迹一幅幅地展示出来。本书再现北京历史文化时,内容务求丰富,史实务尽翔实,图片务冀精美,结构务期严谨。本书的叙述,以时间为经,以事物为纬,分设纲目,横向铺叙。 这样经纬交织,纵横错综,以复原中国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面貌。但古都北京灿烂的历史文化如经天日月,本书则不若爝火之光。虽纂述并不惬心,但也是辛勤的收获。这里,我特别要提到摄影大师严钟义先生。我和他在20世纪80年代相识,曾经有过非常愉快的合作。相隔30年后,我们重温旧谊,推出三个文版(中、英、法)的新版《古都北京》。我们计划在未来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文化交流传播的要求,继续推出德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等其他语种的版本,献给中国的读者,也献给世界的朋友。 (作者:阎崇年,系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