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为公众提供史学精神食粮,学者呼吁构建中国公众史学学科体系 【核心提示】公众史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史学派别,指历史学者运用学院派历史学的训练技能和研究成果,借助于其他学科的方法,服务于与历史相关的现实社会各领域,包括政府部门、公司企业、新闻媒体、历史遗址、博物馆等机构。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公众史学逐渐为多国学者关注,我国学者亦不例外。 公众史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史学派别,指历史学者运用学院派历史学的训练技能和研究成果,借助于其他学科的方法,服务于与历史相关的现实社会各领域,包括政府部门、公司企业、新闻媒体、历史遗址、博物馆等机构。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公众史学逐渐为多国学者关注,我国学者亦不例外。 实际上,公众史学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被引介到中国,但仅是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近年来,随着《百家讲坛》的热播和借此展开的诸多讨论,公众史学开始成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公众史学该如何明确自身定位并妥善处理其与传统职业史学之间的关系?其学科体系又应当如何构建?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公众对历史有多层面需求 “‘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这一后现代史学观念的转向,是公众史学兴起的原因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孟钟捷这样告诉记者。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李娜说,当历史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或在博物馆、档案馆、遗址、城市建筑和景观、公众纪念等各种场合出现时,它已不再是少数职业历史学家的专利。“我国公众史学的发展动力来自民间。”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系教授钱茂伟表示,近年来通俗类历史、网络历史写作、小历史书写、影视史学、历史讲坛大行其道,“唤起”了公众对历史的多层面需求。于是,一些专业学者开始关注这种有别于传统职业史学的写作及传播的史学形式,并加以有意识地引导与规划。 曾有学者提出,超越了传统职业史学学科边界和学术规则的公众史学,似乎对主流国家叙事和集体记忆形成了挑战,因此让不少职业历史学家对其持保留态度。对此,孟钟捷认为,回溯历史就能发现,至少在1800年之前,所谓历史研究中的职业性与非职业性、专业圈与公众圈之间的隔阂并不存在。 李娜认为,这却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够成为历史学家。职业历史学的方法和技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对历史知识的批判分析和比较应用、对历史的深度体验、对历史真实性的求证、对历史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对历史感衍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都需要经过长期严格的专业训练。“换言之,历史的严谨与客观并没有、也不应该因为公众的参与和自媒体的介入而变成消遣或变得容易。”李娜说。 围绕“公众”作多方向的史学思考 “公众史学的服务对象、研究范围、核心命题、调研方法、所依赖和倡导的文化传统等,均与传统历史学存在差异,创立一套独立的学科体系很有必要。”李娜提道。就目前来看,学界对这套学科体系处于初步探讨阶段,尚未形成共识。 孟钟捷认为,“公众史学”在构建其学科体系时,应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板块,且让二者平衡。理论板块应包括后现代史学和传播理论;而在实践板块,博物馆教育和布展、历史纪录片的制作、历史剧本写作、田野/城市考古都是必要“选项”。同时,在二者的转换中,还要有中间板块,譬如新社会文化史、历史人类学、博物馆学、影视史学、文学与历史、口述史学等。 在钱茂伟看来,公众史学是一个集书写兼研究、个体兼群体、专业兼业余于一体的复杂概念,应围绕“公众”这一中心点作出多种不同方向的史学思考。他提出,公众史学学科体系设计应包括六个部分,即通俗普及史学、公众历史书写、公众口述史学、公众历史写作、公众影像史学、公众文化遗产。其中通俗普及史学是一个文化领域传播概念,提供的是史学精神食粮。公众历史书写是一个书写对象扩大概念,提供的是人人动手书写小历史的机会。公众历史写作属于历史解释权的开放,提供的是每个人可以解释历史的机会。公众口述史学则是大众历史书写的入门之道。公众影像史学是由图像记录历史与再现历史。公众文化遗产是大众可以触摸的历史。 对于中国公众史学学科建设来说,钱茂伟还特别强调,可以借鉴美国公共史学学科化建设思维,但一定要立足中国公众史学自身的形成过程、史学资源与实践活动基础,构建中国特色公众史学学科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