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游行路线最终拐向赵家楼曹宅,也并非一时激愤,而是事先早已规划好了。匡互生记述在五月三日工学会全体会议上,大多数人主张采取激烈手段,“伴大队游行至曹、章、陆等的住宅时候实行大暴动”。次日游行总指挥傅斯年“极力阻止勿去”,但已“毫无效力”。谁第一个从窗户翻进曹宅打开大门?当事人回忆有蔡镇瀛、陈荩民、匡互生等不同说法。而匡互生自己未谈,可能不便明说。但综合当事人回忆,匡互生首先跳窗进入曹宅而后打开大门的过程甚为详细,比较可信。而匡互生出生地邵阳,竖立“邵阳历代名人塑像”,其中有匡互生,在塑像下嵌有人物介绍:“……五月四日凌晨,他第一个冲入曹汝霖住宅赵家楼……”是否根据周予同的回忆,不得而知。 匡互生后来随毛泽东在湖南从事驱张运动,1933年病逝。如假以天年,他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再写回忆文章,就不会有所顾忌了吧? 匡互生是值得一书的人物,出身贫苦农民之家,爱国而忧心时事,在作文中曾抨击军阀丑行,老师李洞天为掩护他逃匿被杀,对他震撼极大。在上中学时,参加学生军攻打巡抚衙门。与杨明轩等组织进步学生团体“同社”、“健社”、“工学会”,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与日本,匡互生彻夜难眠,决心为国殉身,以遗书托友人:“我死后,要家人知道,我为救国而生,为抗战而死,虽死无怨”,其悲壮之气感人极深。他逝世时年仅42岁,是很令人惋惜的。 匡互生是“五四”运动史上值得纪念的学生领袖,赵家楼这条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胡同,也同样值得后人纪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