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前,大清帝国耗费巨资打造的一支前所未有的铁甲舰队败于日本。很多年后,当人们在分析这支舰队惨败的原因时,有一种看法认为,当时大清水师的实力比日本强大,是腐朽的制度导致了战争的失败。本文引用了近年近代史研究的史料,在制度原因之外,对参战双方的军力进行了对比,认为当时北洋水师在实力上不如日本联合舰队。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今天我们重新回顾120年前的那场海战,是为了更好地认清自身的不足,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国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北洋舰队处于明显劣势 甲午海战之前的北洋舰队,除了“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在装甲、吨位和巨炮上占据绝对优势外,其他军舰几乎都处于劣势。 从总吨位看,双方参战军舰均为12艘,日本联合舰队的总排水量约4万吨,北洋舰队约3万5千吨,两者相差不大。但仔细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其中微妙的差别,即北洋舰队除“定远”、“镇远”外都是3000吨级以下小舰,而日本联合舰队虽无巨舰,但其中接近或超过4000吨级的就有8艘。因此,就整体而言,日本联合舰队在舰体与排水量上占据优势。 从航速上看,由于北洋舰队自1888年成军后即再无外购新军舰,因而舰队普遍存在舰龄长、速度慢的弱点;反观日本联合舰队,其主力舰多为1888年后新购或新造的军舰,因而在平均航速上,日本联合舰队以16节对14节占优,总功率则是以73000马力对46000马力占优,北洋舰队处于明显劣势。 除舰龄较长外,导致北洋舰队整体航速慢还有另外三个因素,一是中国海岸线漫长,北洋舰队执行宣示主权、保护商民的任务繁重,由此带来过于沉重的损耗;二是为北洋军舰提供动力的蒸汽机锅炉老化严重,按说10年以上的战舰本应更换锅炉,但因为停购军械而只能自己修补;三是舰队所用煤炭劣质。当时北洋舰队由开平煤矿供应燃煤,其所产煤炭以五槽煤最好,八槽煤最差。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平煤矿的主管人张翼(醇亲王奕譞亲信)将五槽煤出口外销,而主要将八槽煤提供给北洋舰队(或因其经费有限、无法及时结账的缘故),即使丁汝昌为之翻脸并威胁要上告,张翼也毫无畏惧。 由此,为军舰提供动力的锅炉本身就老化,烧劣质煤更加剧这一状况。劣质煤本就燃烧不充分,因而锅炉功率更低,航速即更慢(考虑到锅炉与燃煤的因素,北洋舰队的平均航速可能比14节还要低)。而且,劣质煤释放大量黑烟,敌方舰队很早就能发现北洋舰队,在战斗准备上从容镇定,时间充裕,由此又多了一项优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