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育人才 接续人才 自古以来,凡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把发展教育事业视为培养人才、作育人才的重要途径。因为人才不是说来就来、想有就有,人才的成长有其自身规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邓小平就是这种具有长远历史眼光的政治家,他一再强调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都要求搞好教育工作。 “文革”期间,教育界成为深受极左思潮之害的重灾区,被诬为“黑线专政”。1973年,邓小平刚刚复出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整顿教育,1975年9月,他在主持全面整顿时尖锐地指出:“要后继有人,这是对教育部门提出的问题。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人?有些大学只是中等技术学校水平,何必办成大学?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识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中峰也不行,低峰还有问题。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要解决教师地位问题。几百万教员,只是挨骂,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育工作汇报提纲》起草期间,他又多次强调:“教育工作关系到整个现代化的水平,今后二十五年发展远景,关键是我们教育部门要培养人。”《提纲》过程稿提出了教育整顿的具体措施,但由于“四人帮”诬蔑邓小平的整顿工作是“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提纲》最终未能定稿。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再次复出,自告奋勇抓教育工作,迅速指挥教育界拨乱反正。当时高考制度已被废除十年,人才匮乏,青黄不接。在1977年8月召开的科教工作座谈会上,与会老教授老专家热切期盼国务院改革高校招生制度,邓小平问:“今年是不是来不及改了?”当他得知当年改还来得及,最多晚一点时,邓小平当机立断:“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10月,国务院就正式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据统计,1977年冬和1978年夏,分别有570万人和610万人参加高考,其中1977级录取27.3万人,1978级录取40.2万人;1978年共有6.35万人报考研究生,录取1.07万人。如今这些人才早已成为我国各个领域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有的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邓小平还从党的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要重视干部梯队建设,大胆起用中青年干部。他说:“其他方面出这个那个毛病不要紧,但是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将来要出大问题,要犯大错误。……选拔年轻干部是我们顾问委员会的一个重要责任。”1992年2月,他又在上海指出:“21世纪是年轻人的。干部要年轻化,用人也要解放思想,胆子要大一点。人无完人,年轻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老同志就没缺点?老同志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年轻化要从基层搞起来,现在的基层比过去更大,宝钢也算是一个基层。要提拔一批年轻人,这样才能后继有人。” 贤才出处,关乎国运盛衰。邓小平的人才思想非常深刻丰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习近平去年8月在企业考察时指出:要把人才工作抓好,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今年5月,他在上海会见在沪外国专家代表时又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习近平这些指示是对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们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必将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