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盗墓电影热“不予好评” 今年中国银幕上刮起了一股“盗墓热”。无论是大电影和网络影视剧,都有不少以盗墓和摸金校尉为题材,比如影视作品《寻龙诀》《九层妖塔》《盗墓笔记》等,均取得不错的票房和收视率。 作为专业人士,王巍从来不看这类题材的电影。“对于这个题材我是排斥的。”他说,“盗墓电影热”客观上刺激了盗掘行为的猖獗;另一方面,其中对于奇珍异宝的刻意猎奇,夸大其经济价值,致使民众忽视、忘记墓葬承载的文化价值。 有人说,盗墓和发掘没区别,文物在贩子手里也会得到妥善保管。王巍认为这种观点“大错特错”。“很多文物最大的价值是它所在的那个位置,和周围环境的关联。而盗墓分子拿走了它,里面蕴藏的习俗、理念和社会制度信息荡然无存。”他说,“很多盗墓分子为了掩饰犯罪痕迹,将墓葬炸掉或者烧掉,这就像是从故宫拿走了他们认为最值钱的东西后,再一把火烧了故宫,损失难以估量。” “当年《刑法》修订时,把盗墓作为经济犯罪,取消了死刑,当时考古学会是强烈地反对的。”王巍表示,盗墓行为不仅是考古“公敌”,更是民族文化的“罪人”。 不可否认,近年来的“盗墓文化热”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公众对于考古的好奇和兴趣。 “从这个角度引起的这种兴趣对我们来讲,怎么说呢,不予好评。”王巍说得坚决。 “走出去”带来的考古创新 科学引导公众对考古的好奇和兴趣,王巍认为专业人士也要主动出击,推动公共考古的发展。为此,考古所专门成立了公共考古中心,举办论坛和邀请公众实地体验考古工作,展示考古创新成果,普及文物考古知识,推广文物保护理念,打破考古的“神秘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