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学说的新讨论 在孔子仁学基础上,孟子提出仁政学说。孟子研究院副院长李存山研究员把性善论与仁政学说结合起来,认为从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到孟子鲜明地提出性善论,这一进程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必然。性善论与儒家主张“以德治国”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而且也为孟子的仁政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有爱心有能力的在位者,以其恻隐之心,行仁政于民,是儒家一直追求的“内圣外王”之道。如何把仁政学说落到实处,如何理解其蕴含的更广泛的哲学意义,也是本次会议讨论的热点。 徐克谦教授从义利之辨入手,认为为上者不能自己唯利是图,却要求百姓要以义制利。仁者在位,首先要满足老百姓的利益需求。义是对统治者而言,利是对百姓而言,政府应从制度上保证百姓的利益诉求。 仁政学说如果只是理想,而不能实施,对于治国安民来说就没有实际意义。王杰教授说,仁政学是建构在经济利益与道德教化两大原则之上的可行性政治方案。欧阳祯人教授发现,仁政学说通过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的“养”得以实现。从“孝悌之养”“父母之养”抵达天下父母之养。人的良知、良能最终与治国、平天下融为一体,从而使仁政蓝图落到实处。 孟学史的新拓展 《孟子》在宋代列入儒家经典序列。此后,孟子学蔚为大观。本次会议有13篇孟学史论文,涉及二程、陆象山、叶适、王船山、戴震、张九成、康有为等人的孟学思想。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孟子》的文本及思想研究相对充足,已出现了大量成果,而历史上历代学者对《孟子》的注疏、诠释、思想发挥所形成的成果不仅数量大,而且研究相对薄弱。梁涛教授相信,从学术的发展规律看,从孟子思想研究转向孟学史研究是一种必然。 《孟子》文本的研究历来是孟子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次会议亦对《孟子》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比如,丁为祥先生与青年学者林桂榛博士重新诠释了“孟子天下之言性”章,认为当前所有的研究均不得要旨。但两位的发言遭到与会者的严重质疑。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名言,经常被人们误解为读书无用论。其实,孟子如子思等学者一样,时常引《诗》《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对《孟子》引《诗》《书》的研究,可以获得孟子对古典学的态度以及《诗》《书》本身流传的信息。武汉大学胡治洪教授论证了《孟子》引《书》的可靠性,肯定了今传本58篇《尚书》的价值。杨海文教授从陈澧的《东塾读书记》考释的《孟子》引论《诗》《书》入手,揭示了孟子思想体系与《诗》《书》文化系统的紧密关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