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毛泽东抗战时期的国际战略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莉清 参加讨论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追寻民族复兴之路的重大转折点。在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战略理论,制定了一套符合中国革命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国际战略。这不仅为中国抗战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指导,而且也为新中国的对外战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制订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方针
    敌强我弱的事实,使毛泽东清醒认识到建立抗日国际统一战线,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共同抗敌的客观必要性。此外,他高瞻远瞩,科学预见到建立抗日国际统一的可能性。一方面,他把中国抗战看作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其他国家援助中国等于援助他们自己。另一方面,他正确把握中国战争进步性和正义性的特点,指出得道者多助,国际社会定会对中国伸出援手。此外,他深刻分析日本企图独占中国的政策势必加剧它与其他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从而引起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
    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并初步萌芽了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提出争取国际援助的主张,把苏联作为首先和主要争取的国际力量。1936年7月,在同来访的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表示,中共和中国人民愿同包括英美在内的世界各国组成“国际抗日统一战线”,1937年5月,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和那些在现时愿意保持和平而反对新的侵略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共同反对日本帝国同主义的关系。这标志着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方针已成为中共一项基本策略。
    根据国际局势以及英美等国态度的变化,毛泽东不断调整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方针。全面抗战开始后,由于英美等国执行对法西斯势力的绥靖政策,使毛泽东一度改变了联合这些国家,共同抗日的政策。直到苏德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再次提出建立包括英美在内的一切反法西斯国家的国际统一战线的方针。太平洋战争后,毛泽东认识到与英美合作可以改进中国抗战状况,把国际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转向在太平洋直接对日作战的美英等国。
    毛泽东在国内联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际上,争取世界无产阶级的援助;呼吁和动员广大华侨支持和帮助抗日大业;组织宣传团体,唤起各国人民和政府对中国的同情;力争苏联及各民主国家的援助。同时,非常注重联合日本国内的工农群众。毛泽东的抗日国际统一战线包括三个层面:中国、国际、日本国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