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问题。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他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他又指出:“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创新创造中前进的。要破解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除了深化改革,别无他途。”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改革创新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促进中国历史发展发挥的巨大作用,深刻揭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这一历史规律和时代要求,并以“中华民族以伟大创造能力著称于世”的历史使命,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把改革创新进一步引向深入。党史部门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我认为,必须大力推进党史研究创新,坚定深化党史研究根本上是搞好党史研究创新的信念,依靠创新激发研究活力,增强研究本领,突破研究难题,拓展研究领域,推进党史研究的发展和繁荣。本文试就党史研究创新的理论依据、智慧来源、实践途径作一探讨。 一、必然逻辑:党史研究本身是一项创新性工作 为什么把党史研究与创新联系起来? 第一,研究工作的属性决定创新是党史研究的本质特征。“研究”一词,词典解释为:“主动寻求根本性原因与更高可靠性依据,从而为提高事业或功利的可靠性和稳健性而做的工作。”“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探求问题答案的一种过程”。“是为了发现、解释或校正事实、事件、行为、理论,或把这样事实、法则或理论作出实际应用。”即是说,研究是一项创造性劳动。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都是研究、发现、发明、创造的结晶。自然科学是这样。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破解200年前一位德国数学家提出的“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的世界数学难题,研究、计算、推算了10多年,终于以“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研究成就摘取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世界桂冠。社会科学也是这样。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时间,每天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几乎耗尽了毕生的心血,终于写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迁、陈景润的成功说明,研究与创新是相伴的,“研究”二字给党史工作赋予了创新的内核,没有创新就没有研究成果的问世,创新的程度决定研究的深度,创新的能力决定服务大局的能力。因此,党中央明确要求:党史研究作为思想理论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要积极为党的理论创新作出贡献。 第二,党的历史的与时俱进决定创新是党史研究的内在要求。中共党史研究的对象是谁?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的创新历史。民主革命时期,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要取得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没有先例。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国情的国家里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也没有现成经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革命、建设实际出发,不断与时俱进,探索前进,走出了“新路”:创立出不同于其他国家、带着中国特征印记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组织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从而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历史发展的与时俱进,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特征,凝结着全党的集体智慧,包括理论研究、党史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成果。党的历史发展的与时俱进特性,要求党史研究必须与其相适应,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认识和研究党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史研究成果符合历史真实,反映时代要求,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第三,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决定创新是党史研究的基本工作规律。2010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把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为根本任务”。何谓“根本任务?”就是最主要、起决定性作用的任务。把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为根本任务,是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从党的历史长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现实、走向未来,极其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中国历代史学研究都以经世致用为编撰宗旨,认为史学是认识历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决策的参照依据,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记录和纽带,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教科书。因此,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总结历史经验、适应现实需要得出的结论。 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找出“古为今用”的历史智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研究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和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学习和借鉴党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智慧和艺术,揭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继承和弘扬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就是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做到这些,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对具有典型意义、启示作用的党史资料进行筛选、鉴别、分析、加工、提炼,升华为新的思想理念、历史经验、执政规律和人生修养教材。这是一个创新实践过程,既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党史研究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也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史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一系列创造性劳动,它所创造出的成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结晶。通过创新实践过程,实现党史史料向研究成果转化、研究成果向资政育人转化。这是党史研究的基本工作规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