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李鸿章以夷制夷战和不定 最终铸成甲午战争败局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人民网 newdu 参加讨论

    早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本侵略者已经制定了先征服朝鲜,然后再侵略中国的战略决策。光绪二十年(1894)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以狡猾的手段,一面极力怂恿清政府派兵赴朝镇压,一面又以保护日本使馆与侨民和协助朝鲜平乱为口实,先后派遣大批军队自仁川登陆。4、5月间,日军兵力已远在清军之上。朝鲜“东学党”起义被平息之后,清廷以乱事数平,照会日本同时撤兵。日本不予理会,要求长期赖在朝鲜,且不断进行挑衅,滋生争端,处心积虑地点燃战火。到6月中旬,进入朝鲜的日军已达5000人。中日两国军队形成对峙,形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是清廷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一、以夷制夷,原是黄粱一梦。李鸿章长期从事清政府的外交事务,在清朝内部是谙熟国际形势的第一位高官,特别是对日本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明了于心。
    在形势危急之时,李鸿章采取的是“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企图利用英俄两国在远东地区与日本的直接利害冲突,迫使日本从朝鲜撤兵。李鸿章连电在朝的袁世凯、叶志超,要他们保持“忍耐”、“镇静”不可“妄动”。6月20日,李鸿章请求英俄从中调停,其主张立即得到热衷于筹备60大寿的西太后的支持,生怕此时开启战端搅了她的美梦。
    清政府和李鸿章对列强“主持公理”抱有很大的期望和幻想。然而李鸿章只看到了列强之间为争夺利益的矛盾一面,却忽视了列强各国在对清扩张的过程中相互勾结的一面。实际上列强的公理只是一种伪善,他们真正信奉的是利益和强权。列强早己看清日本稳操胜券,必然会倒在日本一边。赫德道出了实情:“所有国家均向中国表示同情,并说日本这样破坏和平是不对的。但没有一个国家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帮助中国。”
    7月2日和9日,英国驻天津领事欧格纳和俄国驻华使节喀西尼分别知会李鸿章,称不便参与朝鲜事务,李鸿章的外交举措归于失败。
    7月12日,日本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碟。7月14日,日本驻华公使小村向清政府提交了“第二次绝交书”,在此战争一触即发之际,李鸿章屡晤俄国公使喀西尼,求其转请俄国政府“劝导日本与中国同时撤兵”。又晤英国驻津领事,求其请欧(英国公使欧格纳),“转电外部,速令水师提督带十余铁快舰径赴横滨……责其(日)以重兵压韩无礼……勒令撤兵。”列强十分清楚,日本战胜中国他们都可以分一杯羹,战后的情况正是这样,列强利用“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门户开放”的强盗条约都得到了很多好处。甚至在战争打起来后,李鸿章仍指望列强干涉,坚信俄国会制止日本侵略。屡言“俄有兴兵逐倭之意”,请旨准他继续与俄使交涉。李鸿章“专恃外国公使从中调处”,妄图以夷制夷,不过是黄粱一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