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李鸿章以夷制夷战和不定 最终铸成甲午战争败局(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人民网 newdu 参加讨论

    二、战和不定,临时仓猝应战
    清廷内部以光绪皇帝、翁同龢为代表的主战派则坚决反对求和,认为应该预作战争准备。在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向清政府提出了“第二次绝交书”两天后,1894年7月16日,在甲午战争开战前夜召开的军机会议上,“主战者五折,议无所决”,大敌当前,是战是和,清廷内部仍然意见不一,最终未能形成清廷中枢的领导核心。
    光绪震怒,宣示主战。7月18日,清廷向李鸿章发出谕旨:“现在倭韩情事已将决裂,始势不可挽,朝廷一意主战。李鸿章身膺重寄,熟谙兵事,断不可意存畏葸。……若顾虑不前,徒事延宕,训致贻误事机,定惟该大臣是问。”
    可是,具体应该如何进行军事准备,本国的军事潜力究竟有多大,作为最高军事统帅的光绪帝几乎是全然不了解的,对于日本的军事情况也缺乏了解。有记载指出,驻日公使江凤藻于开战后回国,光绪帝召见他,谕之云:“闻日本与中国开衅,早有阴谋,尔驻其国都,何以无所知,亦无奏报到京?”既然责备公使没有奏报,说明自己对日本开衅阴谋也是无所知的。所以有人批评光绪帝说:“德宗景皇帝昧于外情,轻于尝试。”在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的情况下,没有客观地分析敌我双力的军事事力对比,就凭着主观意志盲目地提出和决定备战方案,其结果可想而知。正如在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上签字后,光绪帝沉痛地检讨自己在备战问题上的失策道:“联办理此事,自去岁仓猝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少宿选,兵非素习,纷纭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
    三、战略不清,已然无力回天
    7月25日,日本舰队在丰岛海域袭击中国的运兵船只,甲午战争正式爆发,随后,中日战争逐步升级。8月1日,中国正式宣战。起初,光绪帝提出南北夹击的战略主张,命令已进入朝鲜北部的清军与牙山一带的南路清军叶志超部同心协力。夹击日军,使日军两面受敌,难以应付,为此他三令五申要李鸿章电催平壤各军星夜兼程,直抵汉城,与叶志超合力夹击。“相机近取,力挫凶锋”。
    然而,主持前方战事的直隶总督李鸿章却将光绪帝的督战上谕置之脑后。采取了保存淮军实力的作战方针、声称要“先定守局,再图近取”,“步步稳慎,乃可图功”。致使在平壤的清军虽有29营之众,却迟迟不敢南下接应。使“南北夹击”的作战计划变成泡影。加之清军武备废弛,指挥失当,因此在九月下旬,日本侵略军即长驱直入,突破鸭绿江防线,深入到中国境内作战,面对着“水陆交绥、战无一胜”的败局,光绪帝束手无策,只能仰天长叹。然而,这时日军既定的战略目标尚未达到,乃多方借口,拒绝列强的调停,继续进攻中国本土。
    此时,清廷中枢对战争已失去信心,故对清军如何抗击日军的进攻,已放弃进行战略谋划。李鸿章在平壤、黄海之败后,于9月19日向朝廷上了一篇《据实陈奏军情折》,提出:“伏愿圣明在上主持大计,不存轻敌之心,责令诸臣,多筹巨饷,多练精兵,内外同心,南北合势,全力专注,持之以久,而不责旦夕之功,庶不堕彼速战求成之诡计。”这是李鸿章分析对比中日双方的国情和军力,经过深入思考而提出的关手战胜日军的总设想、总方针,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其中包含有难能可贵的持久战思想。不过,这对于当时一心求和、无心抗战的清廷中枢来说,是根本不可能予以采纳的。
    纵观甲午战争清廷战略决策过程,清政府在“武保”与“和保”的道路选择上犹豫不决,导致战备与外交的双重失误,是战败的根本原因。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的战略,结果只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处有警,便拆东补西,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可以说,中国在安全战略上的目标模糊、摇摆不定,不仅没有逃避战争,反而推动了战争的加速来临,使得腐朽的清王朝陷入了更加风雨飘摇的境地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