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纪念邓小平同志,回顾他的大智大勇,对于我们今天以什么样的勇气去啃硬骨头、涉险滩,以什么样的智慧去破解全面深化改革的种种难题,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突破“两个凡是”的个人崇拜,在解放思想中彰显大智大勇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声,突破“两个凡是”的紧箍咒是思想解放的必要前提,也是邓小平以巨大政治勇气和智慧开启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历史进程的关键所在。 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后,中国处在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定,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邓小平立即对“两个凡是”的提法提出异议,认为这不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毛泽东思想。他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时,邓小平坚决支持并领导了这场大讨论。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开宗明义指出:“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篇讲话实际上是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历史的巨大转折就此展开。 在解放思想的历史进程中,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一道绕不过去的难题,也是彰显邓小平大智大勇的亮点。邓小平在指导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若干问题的决议》时反复强调,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就是“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一方面,有人要坚持“两个凡是”以维护“文革”带来的既得利益,而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是历史形成的,仍有一定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也有人想借反对个人崇拜之机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进而否定我们党的历史和指导思想。要在反对个人崇拜、推翻“两个凡是”的同时充分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好毛泽东思想,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邓小平强调“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事实证明,这一评价对于进一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继往开来中改革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冲破建设发展的僵化模式,在探寻科学道路中彰显大智大勇 随着思想的解放,必然要探寻适应时代要求和中国特点的建设发展道路。邓小平解决了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彰显了巨大政治勇气和智慧。 在多年“左”的错误路线影响下,我国政治上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这种社会发展模式运行多年,想要改变和更新非常困难。邓小平果断提出实行全党工作重心转移,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为了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开放这一全新的事业,邓小平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先易后难和先试验后推广的方法。他说:“我们最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1980年5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正式成立,由特区创造形成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新的理念,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 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邓小平提出和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正确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破浪前进,1992年1至2月,邓小平以88岁高龄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一路上发表重要谈话,有力澄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其大智大勇达到新的境界,推动了改革开放继续向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保持了正确航向,又增强了巨大创造活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