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南京12月14日电(记者 孙彬) 14日上午,江苏省暨南京市举行社会各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与会各界人士认为,13日举行的国家公祭是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告慰,也是热爱世界和平的宣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呼吁人们不要忘记历史,又要求人们不要延续仇恨,这一讲话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向全国人大提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建议的全国人大代表邹建平说,“举行国家公祭,不仅是要对南京大屠杀这一段历史保持清醒记忆,同时也是对生命尊严的召唤。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就在于这个民族具有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对生命敬畏的人性道德感,以国家的名义隆重祭奠死难同胞,就是对中华民族历史责任感与人性道德感的最好彰显与体现。” “我很荣幸,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参加国家公祭仪式,与习总书记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这是我参加过的历次纪念活动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老人说,“作为一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我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人。我曾踏上日本国土,讲述南京大屠杀暴行;我曾控告日本右翼分子,获得名誉侵权案的胜诉。我为我可以为传播历史真相、维护人间正义而尽自己的一份力而感到高兴。我深知过去的苦难,深知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参加了国家公祭的撞钟仪式,他说:“昨天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我现场聆听了习总书记讲话,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历史和未来,深刻阐述了铭记历史、缅怀遇难同胞、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心愿,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人性的光辉。”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将人民的精神诉求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对这段历史、民族记忆的法律强固,只有把国家的记忆变成每个国民的记忆,死难者才能获得真正的安慰。”南京大屠杀研究史的专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马振犊说:“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这一愿景非常美好,这一过程任重道远。” 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与会者表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肩负起历史与时代的重任,为世界和平发展不断作出贡献,这也是我们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最好的告慰和祭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