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观点认为,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个人对一个国家的战争”。这种观点看似有些道理,但作为历史研究的结论却不够全面。 甲午之战甫落幕,李鸿章便被单挑出来说事了,先是李的政敌们,追究其对战败所负主要责任,继而社会舆论一致谴责他“卖国求荣”,连李氏本人也不得不认倒霉,说自己“一生事业,扫地无余”。似乎这场战争就是他一个人打的。李鸿章去世后,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说得很到位。 李鸿章无疑是晚清朝中卓有才干的官员,他的见识“远过常人”,在多数国人浑浑噩噩之时,他就指出世界正在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认为中国只有以变应变、以变求存;他还第一个警觉邻居日本将成为中国的主要对手和威胁。由于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和急需在和平环境中发展以求富强,面临列强环伺、民族危机四伏的境况,他的对策是“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但是,清政府的政治体制已经腐朽,乏力回天。在这个意义上,李鸿章孤立无援、只能单打独斗。这也注定了他的悲剧人生。 具体到甲午一战,李鸿章备受指责的是“避战求和”、“消极防御”。当年的日本,和中国差不多同时起步学习西方,经营近30年,一个走在了前面,一个落在了后面,盖因前者“脱亚入欧”,义无反顾;后者则历史包袱太重,保守成为社会的主流。李鸿章之所以尽量避战,缘于他明白中日军力差距很大:两国只海军有得一比,陆军则日本为现代军队,中国为古代军队,二者根本不是对手。为高升号运兵船护航,李鸿章决定不出动北洋舰队主力,以免被日方抓把柄启战端,他选择租用英国轮船,思忖日本不至于犯惹英国。没想到,日本竟敢击沉高升号,证明他估计错了。大东沟海战,中日双方主力舰队各有损失,中方略大,但未分胜负。此后,李鸿章“保船制敌”,北洋舰队放弃出击,遂使日方掌控了制海权,得以放手运送陆军上岸,导致整个战争的失败。可见,李鸿章的“消极防御”确有错误。 待中日两军的陆上较量胜负已定,李鸿章赴马关议和,在日方“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否则进兵北京的威逼下,由慈禧拍板,李鸿章只得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谈判中,他又遭日本暴徒暗杀。事后,他发誓此生绝不再来日本,转而考虑“联俄制日”之策,不料竟引狼入室,给家国带来祸害。直至庚子动乱,在朝廷催促下,他以78岁带病之躯与列强签下更加“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两个月后,他便一命呜呼。这样,李鸿章继续遭到世人责骂的命运也就盖棺论定了。 光阴荏苒,时代丕变。但是,李鸿章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并没有过时,今天我们回顾和审视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更重要的是总结一个民族在大变局之中应如何应对,才能不被历史潮流所抛弃。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