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德七年(1303)洪洞 8级大地震死亡人数,一般有二十多万人之说,在一个泥胎菩萨肚子里发现一块木板上写着死亡四十七万人之多的咂舌数字,在1980年我统计中国地震死亡人数时,认为这个数字能得到其他资料证实的话,大德七年地震可能要排在华县大地震之后,成为中国死亡人数列为第二多的大地震。苦于元朝的资料少,难于相互印证。就算死亡二十多万人,也在中国特大地震灾害之列了。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平阳府8级地震,正处康乾盛世。康熙帝处理震事,比明嘉靖帝要高明。据郝平先生的研究,康熙皇帝收到了山西巡抚噶尔图和太原镇总兵周复兴有关本次地震灾情的紧急奏报后,要求山西地方官员亲自前往重灾区对灾情进行仔细勘察。这与现在地震发生后一样的,最重要的是需要对灾区进行评估,这是赈济的依据。而且需要派出中央官员 “星驰前往,察勘情形。”10对于山西巡抚噶尔图作为平阳府地震救灾的主要负责人,来不及等到朝廷的钦差大臣户部尚书马齐到达山西,便匆忙离开震区返回省城。康熙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怒,于本年五月四日专门下谕旨:“著严察议处具奏。”11形同处分战场逃跑者。清代赈济的标准是 “每大口给银一两五钱,小口给银七钱五分。”康熙皇帝在审定时,考虑到本次地震伤亡惨重的实际情况,将赈恤标准调整为 “每一大口增银五钱,给银二两”,12这是根据具体灾区调整的。灾后重建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人口锐减,劳动力极度缺乏,为了招徕移民增加劳动力和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知府王辅在平阳府外榜示:凡是能在自愿城中建房者给予资金补贴,非平阳籍之人到灾区耕种荒芜土地,土地归耕种者所有。这一政策的出台,立刻得到普通百姓的广泛响应,“榜下闻者踊跃赴命”。13这就是 “以工代赈”的模式。在本书中特别注意了恢复重建的不均衡性问题,逐一比较了临汾、襄陵、洪洞、浮山四县在重建过程的差异和种种原因,令人心服。在这种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史料的把握充分和分析的透彻、到位。选址是重建必须考虑的问题,书中提及的浮山县高村、宋古堡毁坏,村民在两村之中异地重建,并取名为高中堡;洪洞县梗壁村地基下沉,房屋倒塌大半,搬迁于邻近的堡寨旁边建梗壁村;浮山县石壁村因地震造成石崖出现部分的坍塌和滑坡现象,村庄整体迁移至虼蚂河旁,村名也由此改名为河底村。这种细节上的描述,使得灾后重建立体化、形象化,灾民灾后的生存考虑到日后安全性,以灾民的聪明才能克服了地震灾害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想如果日后有电影工作者对于平阳府地震感兴趣的话,这些细节真是故事的切入点。 嘉庆二十年平陆6级强烈地震,给晋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与发展造成极其严重地破坏。我很赞赏在基层官员汇报的基础上,山西巡抚衡龄对本省灾情进行了实时汇总,从十月初八日起多次向嘉庆皇帝奏报地震灾情,各州县人口伤亡、受灾村庄、瓦房倒塌、破损、土窑倒塌、破损的数目精确到个位数。在本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衡龄向嘉庆皇帝上奏折称:受灾的十一个州县共计压死男女老幼 13090人,压伤 204人;瓦房全部倒塌的有 18024间,破损的有7557间;土窑房全部倒塌的有17186间,破损的有2964间。14这说明是调查数,不是估计数。调查是扎实的、可信的,对于政府赈济是一个依据。救灾措施按照惯例,地震灾区内“民情均极安静,地方宁谧”,15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疫病免疫和灾民逃亡情况。书中有关平陆知县陆樟自杀一事,来龙去脉,说得十分生动,是一段好文字。强烈表达出了当时的社会生态。 在叙述几个大地震对于山西社会的影响后,第六章“震后的思考”,专门考察最高统治者、普通官员、士绅乡民与地震的pk,脱离了具体的地震震例,总结不同的社会层面对于地震的态度和应对方式,这是一个新的切入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