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文献的史料价值 严如熠经世文献是研究清中期边地民族社会史的珍贵史料。严如熠传世文献不仅充满浓郁的经世情怀,而且关注清代史家极少涉笔的社会生态。梁启超认为中国传统史学是以帝王为中心的“君史”,并主张变革 “君史”为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史。严如熠传世文献虽以稳固王朝统治为出发点,但他同时意识到民为邦本的重要性,因此主张改善民生,开始关注水利、林政等民生之业。 首先,严如熠的《苗防备览》是研究清代及嘉道年间湘桂边地苗族历史的重要史料。严如煜于是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苗地的山川地貌、地方驻屯,而且对苗族聚居区的道路交通、风土物产做了实地调查。值得一提的是,严如熠还对苗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做了系统研究,为今天了解清代苗族社会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史料平台。此外,严氏《苗防备览》关于驻防、屯田、营汛和险要的记载也是今人研究清廷边疆民族政策和地方驻屯体系的珍贵史料 其次,严氏《三省边防备览》是研究川、楚、陕三省清代地方史的重要史料。学术界认为,《三省边防备览》较《苗防备览》更能体现严如熠本人关于地方治理与社会统治的经世情怀,因为此书是严如熠一生心血的结晶。兰勇指出:“严如煜在著《苗防备览》时为一下级随从,对舆地风俗的了解多是在匆忙的军旅之中,而在严如熠撰〈三省边防备览〉时严如熠已是一个地方大员,各方面条件更好,撰写的时间更充实。”例如,是书尤长于地理考证,从其“舆图”和“道路”两卷来看,大至城镇、险要、店户、村寨严氏无不收涉极详,小至自然村落、乡间小道、乡野溪口严如熠分别予以详加标注。《三省边防备览》是清中期采用传统绘制方法制作的川、楚、陕三省边地最为翔实、最为精确的地图,学术界探究清代这一地区的统治状态、军事布防、历史沿革、山川风貌、风俗习惯、风土物产等提供了历史地理的最佳史料。 最后,严氏《洋防辑要》及其他轶文也是研究清代海防、水利与屯田的重要史料。清中期海防正处于从传统海防向近代海防过渡的中间状态。海防任务与对象开始从清前期的巡海缉盗、打击走私向防范西方殖民者的骚扰转变。清廷的海防政策也因此开始缓慢调整。严如熠《洋防辑要》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并认为只有加强传统海防的机动能力才能有效应对西方的骚扰,为学界探究传统海防思想与制度向近代转变的过渡状态提供了难得的史料支撑。此外,近年来从一些档案馆发现的严氏轶文基本是其居官陕西期间的著述,为学界研究清代川、楚、陕三省边地的水利、屯田与林业发展状态拓展了史料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