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2日,年仅28岁的林迈可从温哥华坐船出发和白求恩大夫同路来到中国,在燕京大学教经济理论。在八年抗日烽火中,这位富有正义感的出身于书香门第的英国人、善于独立思考的学者把自己的青春、才华、智慧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事业,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后才带着一家人离开中国。 从1938年起,林迈可冲破日本法西斯的重重封锁,多次访问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太平洋战争之前,他以英国学者身份为掩护,在他当时的学生——毕业后成为他夫人的李效黎的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在日本占领的北平购买药材、手术器具、电台设备、机油、技术书籍等种种物资,为抗日根据地提供无私的援助。在燕京大学的校舍里,他利用自学的无线电技能,为八路军安装通讯电台,并与其他购买到的“违禁品”偷偷运送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从此,短波电台与他在中国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晋察冀边区,他充分利用自学成才的无线电知识,用缴获的日本侵略者的器材制作了上百个形式各异的电台。这些独具匠心的仪器为八路军提供了开展游击战、运动战必不可少的通讯方式。到延安之后,为了使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消息飞越太平洋,他设计了一个巨大的菱形天线与具有强大功率的发报机,把陕甘宁边区新华社的消息传送到印度与美国的西海岸。至今,通过他制造的电台所传播出的大量当年抗日根据地的广播文字记载还保留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 林迈可一直把教育工作视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职责。不仅在燕京大学参与把牛津导师制引进中国的工作(至今导师制在北京大学仍然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即使在抗日根据地的艰苦环境中,他也对教育事业给以高度重视。在晋察冀制作这些电台的过程中,他言传身教,不断为八路军培养大批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在延安时期,美军观察组的通讯技术人员,对林迈可以及他培养出来的中国助手的专业水平心悦诚服。建国初期,新中国的通讯兵司令与邮电部部长都是他在抗战时期培养出来的学生。 林迈可不仅本人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抗日人民战争,而且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方式为抗日根据地争取国际上反法西斯阵营的物质与道义上的支持。在八年抗战中,他一直通过报刊、外交途径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写了大量有关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如何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文章、报道与报告,向全世界传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消息。至今,在英美档案馆里还保存着大量他当时的文字材料。他的外孙女Susan Lawrence家里也保留着不少他留下的手稿。作为在根据地积极参加抗日的一员,林迈可的观察有独特的角度。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中国人民抗战的热忱并不妨碍观察分析的客观性。在他八年抗战所撰写的文章中,林迈可总是尽可能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始终如一地保持敏锐、清醒、冷静、科学分析的态度,他留下的大量文字成为今天我们研究抗日游击战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同时,他也以中国抗日事业为己任,经常向中央领导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当年延安党政各部门分不同时区,以致于说好在什么时候见面,往往每个人所说的时间各异。他认识到这种分法为边区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就给毛主席写信,提出废除这个节外生枝的制度,毛主席当即接受了他的提议。 1944年6月,作为1939年之后第一批外国新闻工作者,六名西方记者得到国民党政府的许可来到延安。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托,林迈可接待了他们,向他们讲述了八路军是如何在敌占区展开抗日游击战的。他的种种描述常常出现在这些记者们后来的作品中。同年七月,他又承担起接待美军观察组的任务。一方面与美军观察组进行通讯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代表中国共产党和美国政府谈判。虽然他对美国政府的态度有过不少批评,但他和夫人李效黎与不少观察组成员都结下了友谊,直到战后几十年后还保持信件往来,为观察组当年在延安的状况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观察角度。 林迈可不仅是一个无线电专家、撰稿人、教育家,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从1938年起,一架德国制造的蔡司伊康照相机就一直在中国陪伴着他,为我们传递了大量当时抗日根据地的工作、生活、战斗的情景。这些照片不仅仅是从一个观察者的视角拍摄的,也是一个参与者对自己身临其境的历史的真实记录。他以这种既是外来者又是当事人的独特视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抗日根据地的影像。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致远讲席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