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名誉教授、香港大学客座教授让-皮埃尔·莱曼4月29日在《中国日报》发表文章指出,除非日本像德国一样直面历史,否则亚太地区将无法获得真正的和平。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4月29日将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而这一天恰好是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日本天皇裕仁的114周年诞辰。这样的巧合值得深思。 如果身处1946年,回顾裕仁天皇在过去20年的统治下,针对中国以及东亚国家所发动的侵略战争、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很难想象,裕仁天皇居然竟能在40多年后在睡梦中平静地死去,他活得还比其他二战时期的领导人更长久。这一现象表明亚洲和欧洲在战后安排上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差异。 欧洲战后做到了两点,一是通过制度变革推动一体化进程,二是建立互信,这是由德国无条件悔罪并与昔日敌人实现和解促成的。尽管当前面临着经济和社会政治问题,但是今日欧洲仍处于和平大环境下。 在欧洲,二战这段历史已经翻页。2014年6月诺曼底登陆70周年庆祝活动上,不仅有二战同盟国领导人出席,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到场,交战双方幸存老兵拥抱在一起。 而亚洲的情况截然不同。战后由于美苏两大阵营进入激烈对峙的态势,特别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美国转而扶植日本对抗中苏。1951年,《美日安保条约》签署,明确美国对日防卫义务,这一条约至今仍然有效。出于战略需要,美国最终决定不起诉裕仁天皇,并释放大批被囚禁的战犯。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就是其中之一,他在1957至1960年担任日本首相。 对比一下欧洲和东亚地区的情况,你会发现,德国战后彻底清算了战时体制——没有纳粹分子占据政府要职,而美国对日本战争责任的清算不彻底。 尽管今天的日本——一个民主、城市化水平高、教育程度高、本质上热爱和平的社会——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有着显著不同,但战争阴魂依然不散。对日本政府而言,毫无保留地承认二战所犯暴行,意味着承认裕仁天皇及其他战犯所犯下的战争罪行,其中也包括安倍的外祖父。 日本自民党成员、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曾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假如德国知名政客,如柏林市市长发表否认纳粹占领、摧毁华沙犹太人居住区等暴行的言论,他不仅要被迫辞职,而且他的政治生涯也会因此结束,甚至德国民众会走上街头举行游行示威。尽管很多日本人不赞成石原慎太郎的言论,但他并未被迫辞职,也没有人为此上街游行。 除非日本像德国一样直面历史,否则亚太地区将无法获得真正的和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