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清前期和欧洲的文化交流(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清史参考》2015年第8期 赵云田 参加讨论

    二、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早在明末,欧洲的医药学、解剖生理学等著作就传入中国,并译成汉文出版。清初,西式医院在澳门建立。康熙年间,西医、西药在中国进入实用阶段。法国传教士刘应等曾用金鸡纳(即奎宁)治好了康熙帝的疟疾。白晋等把一部人体解剖学的法文书译成满文,供御医参考。
    明末清初,西方新式火器传入中国,以佛郎机、红夷大炮、西洋大炮等命名。汤若望《火攻挈要》、南怀仁《神威图说》等著作,介绍了西方的制炮技术和铳炮战术。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南怀仁奉命督造西洋大炮,总计780门。
    明末利玛窦来华后,曾绘制《坤舆万国全图》等世界地图,经多次翻印,流传很广。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到中国后,译有《职方外纪》一书,这是中文著作中第一部系统介绍五大洲各国风土、民俗、气候、名胜的专书。康熙四十六年至五十七年间,在康熙帝主持下,传教士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及中国学者何国栋等人绘制《皇舆全览图》,共八排(以纬差8度为1排)。雍正年间,又绘有十排《皇舆图》。乾隆年间,经大学士刘统勋和传教士宋君荣等共同努力,编绘成《乾隆十三排地图》(以纬差5度为1排)。这些地图不但记述中国的地形及政治军事情况,而且有亚洲其他国家的地理情况。
    明朝末年,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徐光启、李之藻翻译了《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欧洲数学开始传入中国。清初,波兰传教士穆尼阁把对数解球面三角形的方法介绍给了中国数学界。康熙年间编辑的《数理精蕴》,是欧洲数学传入后集大成的著作。
    明末,徐光启、李之藻和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民等编成《崇祯历书》。后来,南怀仁等又编成《康熙永年历法》。这两次历法编纂完成了对旧历法的改革,从此中国通用西历。在编纂历书过程中,欧洲天文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一些测量方法也被系统介绍给中国天文学界。
    这一时期,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所著《泰西水法》在北京刊印,传播了欧洲的水利工程学知识。瑞士传教士邓玉函译有《远西奇器图说录最》,系统介绍了欧洲的机械工程学。清朝建立后,欧洲的自动机械知识继续在中国传播,特别是自动机器和钟表,尤为清朝皇帝所喜爱。
    在传入中国的欧洲文化中,还包括建筑学以及语言学、绘画、音乐等方面内容。从明朝末年起,中国的一些地方开始出现欧式建筑。圆明园欧式宫殿的兴建,是欧式建筑中最宏大的工程。在欧洲传教士的帮助下,中文有了拉丁化拼音,拉丁语也得以应用,从而解决了中国和欧洲在语言文字上的阻隔。欧洲绘画技巧传入中国,清代画坛上出现了新的风格。欧洲音乐的传入,使中国音乐、特别是清代宫廷音乐的内容更加丰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