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戴鞍钢:首任巡抚刘铭传与台湾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团结报 戴鞍钢 参加讨论

    作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戴鞍钢
    120年前的4月17日,清政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强行割占,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才重新回归祖国。1885年,刘铭传出任首任台湾巡抚,曾为保卫、开发、建设台湾殚思极虑、建树卓著。
    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的西北、西南内陆边疆和东南沿海地区,都受到列强的武力侵犯,史称“边疆危机”。其中祖国的宝岛——台湾,先后遭遇法国、日本的侵略战火,并在1895年4月17日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后,被日本强行割占,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段让人心碎的历史,曾令无数中华民族儿女痛心疾首甚至抱恨终天。其中,就有曾为保卫、开发和建设台湾殚思极虑、建树卓著的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
    中法战争与台海战火
    1885年,安徽人刘铭传受命出任台湾首任巡抚,此时的台湾,战火不断,清廷软弱,中国不败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刘铭传是安徽合肥人,太平天国战争期间,追随李鸿章与太平军交战崭露头角,成为淮军的一员大将,历任总兵、直隶提督等要职。他在1885年中法战争的炮火刚刚平息时,受命出任责任重大、广受瞩目的台湾建省后的首任巡抚。
    早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就已侵入越南,首先是占领了越南南部,继而又进军北部,目的除了侵占整个越南,矛头还指向中国。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彼此也有传统的宗藩关系,清朝政府对越南负有保护的责任。1882年4月,已经侵占越南南部和中部的法国军队,又向北推进,攻占了北部重镇河内。法国的意图很明显,即在占领越南全境后,侵入中国。应越南国王的要求,同年6月清朝政府派兵赴越增援,抵御法军的进一步推进。同时委派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驻华公使宝海谈判,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至同年12月达成初步协议,规定外国商人可到中越边境从事对华贸易;法国表示无侵占越南国土的意图;中国军队从北越适当后撤等,可见双方都有所让步。这项初步协议,原是为双方的进一步谈判奠定基础,但由于法国内阁更迭竟被废弃。
    1883年初,好战狂妄的茹费理出任法国总理,上台伊始就指责前任政府的对越政策软弱,宣布否决原订协议。接着,法军便攻占了当时的越南首都——顺化,强迫越南签订了《顺化条约》,接受法国的所谓“保护”。法国的下一个侵略目标,就是中国。次年初,法军向驻越清军发动进攻,中法战争爆发。
    对于法国的侵华图谋,中国驻法公使曾纪泽早有清醒的认识,主管外交的李鸿章却依旧指望妥协。曾纪泽曾愤慨地指出:“法越之事,虽强邻蓄意已久,然实由吾华示弱太甚,酝酿而成。”他最担心的是,由于中国的退让,一旦法国得手,“各国之垂涎于他处者势将接踵而起”,后患无穷。
    曾纪泽对局势的判断,是正确的。事实上,极力主张对华作战的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地位并不稳固,法国可以投入远东的兵力也很有限,在国际舞台上,各国对法国的扩张举动也各有戒心,如果中国态度坚决,准备打持久战,法国未必敢扩大战火。但此时的清朝政府却一味怯战,一意妥协,对曾纪泽的正确分析和建议根本不予置理。与此同时,法国由福禄诺出面与清朝政府的议和活动正在加紧进行。身为海军军官的福禄诺时任侵华法国海军旗舰“富尔达号”舰长,1884年3月,他在香港与中国粤海关税务司德国人德璀琳相遇。福禄诺以前曾到过天津,知道德璀琳与李鸿章的亲密关系,便抓住机会,通过德璀琳试探李鸿章的态度。随后,德璀琳带着福禄诺致李鸿章的密函到了天津。
    鉴于曾纪泽在对法交涉中的严正立场,福禄诺在给李鸿章的密函中,提出议和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必须先撤销曾纪泽的驻法公使职务。为了尽快达成和约,对法国的这种无理要求,清廷竟然允诺,并即于1884年4月28日下令免去曾纪泽出使法国大臣的兼职,改任许景澄为出使法国、德国并意、荷、奥三国大臣,未到任前,使法大臣由使德大臣李凤苞兼署,从而将曾纪泽排除在中法交涉的圈子外。
    同年5月5日,福禄诺来到天津。5月11日,李鸿章代表清朝政府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宣布承认法国在越南的各项特权,中国军队从北越撤回中越边界,企图以此换取法国的停战。此时曾纪泽已被免去驻法公使的职务,但他仍以忧愤的心情关注着事态的演变,他明确批评这项条约,认为它并不能带来和平,相反却会进一步刺激法国的侵略野心。
    局势的发展,被曾纪泽不幸而言中。《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墨迹未干,法军即进逼中越边界,攻占谅山,接着又将战舰驶入台湾海峡,将战火扩大至闽、台地区。同年8月法军先是进攻台湾基隆港,被中国军民击退,后又突袭福州闽江口的马尾军港,猝不及防的福建水师损失惨重,清朝政府大为震惊,匆忙于8月26日对法宣战。在爱国将领冯子材等人的奋力抗击下,中国军队逐渐扭回了战局,但清朝政府却未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而是本着妥协求和的一贯方针,于1885年6月9日由李鸿章在天津签订了《中法合订越南条约》,规定中国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法国取得在中国西南地区通商的特权和日后修筑铁路的优先权,法国则同意从台湾海峡撤军,酿成一幕“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