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戴鞍钢:首任巡抚刘铭传与台湾(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团结报 戴鞍钢 参加讨论

    刘铭传受命保卫和建设台湾
    在刘铭传的主持下,台湾军民挫败了法军占领台湾的图谋。战事甫定,建省伊始,头绪繁多;抓住重点,兴办铁路,振兴经济。
    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犯台湾,淮军将领刘铭传奉命督办台湾军务,抗击法军对台湾的侵略。清廷选择刘铭传担此重任,并非偶然。自19世纪70年代始,李鸿章系统的淮军,已经逐渐在东南沿海一带层层布防,成为国防军的主力。当时,在李鸿章的麾下,直隶有周盛波、周盛传的盛军,山东有吴长庆的庆军,浙江有刘秉璋的良军,广东有张树声的树军,广西有潘鼎新的鼎军,长江口的吴淞口和江阴炮台,也都有淮军的开花炮队驻守。至于台湾,早在1874年日本政府以台湾高山族人与琉球渔民的冲突为借口,悍然出兵进犯台湾时,就有刘铭传旧部将领唐定奎率领6500名铭军将士前往驰防。因而就全局的战略态势来说,由刘铭传负责台湾防区,是理想的人选,以他的资历勋望,足可以与负责沿海各省防务的淮系大员相互援应御敌。
    在刘铭传的主持下,台湾军民英勇奋战,挫败了法军占领台湾的图谋。战事甫定,建省伊始,头绪繁多。刘铭传上任后,立即着手台湾的治理和建设,锐意进取,把自己多年来谋划的改革措施努力付诸实施,重点之一是发展和振兴台湾的经济。
    台湾的矿产十分丰富,基隆一带煤炭资源的蕴藏尤为著名。由洋务派开办的中国第一座近代煤矿,就是在基隆出现的。但基隆煤矿自1878年投产后,在封建官办体制束缚下,经营管理不佳,生产发展迟缓。中法战争期间,为防矿山落入敌手,该矿被迫自毁。战争结束后,刘铭传便筹组重建矿山,恢复生产。
    刘铭传于1887年上奏清廷,要求在台湾建造铁路,并强调兴办铁路是振兴台湾经济的关键所在。是年在得到允准后,即开始在台湾兴建铁路。同年夏,台北至基隆段铁路铺设正式动工,1891年竣工通车。这是继1880年开建并于次年完工的唐胥铁路之后,中国较早投入营运的另一条铁路。它的建成和通车,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开发。刘铭传原打算将这条铁路延筑至台南,后因其离职而未能如愿。
    针对台湾四面环海的地理特点,刘铭传又在台湾积极兴办近代航运业。1886年,他主持设立了招商局(后改称台湾商务局),招股购置轮船,最多时拥有大小轮船五艘,航行上海、香港及东南沿海,远至新加坡、西贡等地,大大便利了台湾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和交往。为进一步开拓近代航运业和沟通铁路运输,刘铭传曾着手疏浚和建设基隆港,惜因去职而未果。
    台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长期以来,因地处万顷碧波之中,远离大陆,交通闭塞,农业生产技术相当落后。刘铭传上任后,通过介绍和引进大陆人民较为先进的耕作技术,鼓励植桑栽棉,推动了台湾农业的发展。以往台湾虽物产丰富,但商品流通渠道不畅,贸易发展相当迟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刘铭传亲自筹划在台北城郊大稻埕兴建一个新的市镇,以促进商品交换,同时邀集商股修桥筑路建房,改善台北的市政设施,为促进台湾的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刘铭传就任台湾巡抚后,为配合经济的发展和加强与外界的联络,在台湾积极从事近代通讯业的建设。1887年,他经过选择,委托英商怡和洋行承办铺设台北沪尾至福州川石海底通讯电缆的业务,同时又在台湾架设陆上电报线一千二百余里,便利了岛内外的通讯联络,改善了台湾原先“孤悬海外,来往文报,风涛阻滞,每至匝月兼旬,音信不通”的状况。他还改革旧的邮传制度,于1888年仿效欧美方式在台北设立了邮政局,并在台湾各地设置分局,初步建立起近代邮政系统。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刘铭传在台湾积极倡导西式教育,培养了一批掌握一定程度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由于刘铭传的积极努力和大力经营,短短几年中,台湾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开始逐步改变原先落后、闭塞的状态,向近代化方向过渡。这是台湾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和引人注目的阶段。然而刘铭传的各项革新举措,遭遇清廷的诸多掣肘,“士论又讥其过激”,这些沉重的压力,使他心力交瘁,难以承受,终于在1890年冬“以病奏请辞职”,并于次年离任返回故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