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说明时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大家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都要从全局看问题,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要树立全局与长远观念,不仅需要认清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迫切需要正确认识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科学判断时代性质,是制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战略策略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政治和意识形态建设的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一 何谓时代及时代主题?这是讨论当今我们所处时代必须首先要明确的。 人们用生产工具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准,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电力时代甚至“互联网+”时代等;人们也用主要产业和产业的产值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准,如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等。 马克思、恩格斯用占社会主导地位的阶级来确定和划分“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社会发展形态,并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时代”这一概念。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指出:“这里谈的是大的历史时代。……我们能够知道,而且确实知道,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列宁全集》第2版第26卷,第143页)按照列宁划分时代的标准,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资产阶级细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商业资产阶级,二是工业资产阶级,三是金融资产阶级即金融帝国主义。同时相对应把资产阶级这一“大的历史时代”细分为三个较小的历史时代。一是商业资本主义时代,二是工业资本主义时代,三是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加速集中并日益融合为金融帝国主义时代。 依据列宁的思想,时代是在“世界历史”范围内按一定标准划分的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处在时代中心的特定阶级,即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发展方向和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处在时代中心的阶级本质的表现方式发生了改变,即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改变,那么时代的主要特点即时代主题也会跟着发生改变。时代问题、时代主题或时代潮流,则是一定“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也就是一定时代的不同时期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世界各种政治力量斗争的焦点。从时间上看,时代常常是比较漫长的历史阶段,而时代问题、时代主题或时代潮流,则由于“有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提到首位,成为主要的斗争形式”而转换。因此,时代与时代问题或时代主题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时代规定着自身所特有的不易被人们所直接感知的时代性质的本质内涵,是时代问题或时代主题的上一个层次的问题,而时代问题或时代主题则是易被人们感知的特定时代性质的本质内涵的多样的外在表现形式。时代性质与时代问题或主题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更不是相反。现在理论界有的同志把时代性质与时代问题或主题混为一谈,把时代性质的本质内涵与时代性质本质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混为一谈,就有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