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学评议 >

孔子“述”的意义大于“作”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栾贵川 参加讨论

    “述而不作”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其记:“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曹魏时期经学家何晏在其《论语集解》卷四引包咸曰:“老彭,殷贤大夫,好述古事。我若老彭,但述之耳。”《大戴礼记·虞戴德篇》亦记孔子说:“昔商老彭及仲傀,政(指大政方针)之教大夫,官(指一般政务)之教士,技(指具体技艺)之教庶人,扬则抑,抑则扬,缀以德行,不任以言。”由此可知,孔子这句话是说,对于先王旧说,只作阐述传授,不作创新,喜好并且笃信古代文化,私下里把自己比作商朝的老彭。
    孔子博学多识,为什么对于前代文化只能阐述,而不作创新呢?《礼记·中庸》的理解是,“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因为“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则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当政者如果有位无德,即使创作新制也无人执行,孔子虽有其德而无其位,只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正所谓“作礼乐者,必圣人在天子之位”。《礼记·乐记》也认为:“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谓之圣,述者谓之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这就是俗语所说的“圣人作经,贤人作传”。所以,不宜简单地把“述而不作”理解为孔子的“自谦”。《墨子·非儒篇》把“述而不作”一语引作“君子循而不作”,其含义完全一样。《广雅·释言》的解释是:“循,述也。”历代注家对于孔子这句话,均无异议。
    古往今来,任何一位思想家都不可能不受他以前文化资源的影响,也不可能不受他所处时代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知一个人的思想,不得不考察他所生活的时代,所以,古人主张“知人论世”。
    孔子处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天下无道”的政治局面使孔子无由出仕,只得把注意力集中在整理和传授古代文化上。孔子不仅熟知古代文化,而且充满了自信,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篇》)为了“传道”的需要,他系统整理了“六艺”(即后世所说的“六经”:《周易》、《诗》、《书》、《礼》、《乐》、《春秋》)。
    正是由于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严谨态度,珍贵的前代文献内容才会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再由他众多的弟子发扬光大。反之,如果孔子当年果真任凭己意加以删改、“不知而作”,后世将再也无法如此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前人所说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一语,确非过誉之词。
    孔子的功绩是历史性的。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感慨道:“《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孔子是对古文化“述而不作”的整理者。当然,在当时除了“六艺”,仍有大量的古文化资源,孔子同样有所留意,仅从《论语》中就可见到不少古谚语、古韵语、逸诗、不见于其他古籍的先贤时彦的名言,等等。
    如此看来,孔子“述”的意义更大于“作”。正如宋代朱熹所说:“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论语集注》卷四)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孔子是“寓作于述”、“以述为作”(见匡亚明《孔子评传》第九章)。但是,我们切不可得鱼忘筌,也实在无须为“述而不作”“正名”,而孔子的“述而不作”不是大智大慧,又是什么?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历史需要孔子,也造就了孔子。孔子的“述而不作”,并未被奉为“信条”和“传统”,如果都严格恪守这个“信条”和“传统”不作任何阐发,哪有后世的代代名儒?再者说,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得快与慢,也另有其他因素。
    那么,孔子一生是否有所创立?当然有。例如,孔子对“仁”、“礼”、“中庸”学说的系统阐述,就有不少创建发明。孔子所作的《春秋》,更是充满了“微言大义”,不然,他何以会有“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之论?(《史记·孔子世家》)
    有人认为,“述”与“作”大致相当于当今的“知识”与“智慧”。这种说法用于孔子所说的“述而不作”这句话,不大确切,甚至有些牵强。智慧与知识,既有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知识可以升华为智慧,但智慧并非全由知识中来。孔子的“述”,不等同于孟子所谓“掘井九轫而不及泉”;孔子的“作”,也并非老子的“为道”。
    关于知识与智慧,古人分别称之“知”与“智”。二者的区别,荀子有简明的阐述,其云:“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正名篇》)唐代杨倞注释说:“知之在人者,谓在人之心有所知者。知有所合,谓所知能合于物也。”用现在的话来说,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结晶,包括人们已经认识到的经验知识和历史知识,而智慧则是基于知识又能超越知识的才能,这种才能必须能够体现和运用在具体的事物上,而这正是“言智必及事”。换言之,通常所说的知识,即可以学到的“硬知识”;而智慧,则是学不到的、更有价值的“软知识”。而这种“软知识”,才是创新、创作最为重要的素质。
    对于孔子及其所论,历代经学家根据自己的需要,已“修正”、涂饰得过多,以致面目全非,给后世研究平添了太多的迷雾。所以,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要正本清源、回归到本真的孔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再也不要“六经注我”式的“修正”或涂饰。对孔子是这样,对于他的“述而不作”也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这才是真正的“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