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世界东方抗战的浴血辉煌(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 王卫星 参加讨论

    抗战初期,美、英等西方大国只是在道义上对中国表示同情和支持,并没有援助中国的实际行动。因此,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的4年多时间里,除了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外,中国基本是“孤军奋战”,独自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中国的全面抗战,在世界率先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战争初期,日军拥有飞机、航母、坦克、大炮等先进武器装备,而中国军队的武器却极为落后,甚至做不到人手一枪,不得不使用长矛、大刀等冷兵器时代的简陋武器与日军英勇战斗。日军凭借武器装备的优势,企图三个月内迫使中国投降,彻底解决所谓“支那事变”。然而,由于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不仅使日军速战速决的迷梦化为泡影,而且使之伤亡惨重。1937年8月至11月,在上海,日军不断发起猛烈进攻,中国先后动员了70万精锐部队投入淞沪抗战,迫使日军持续向上海增兵,并在付出伤亡4万余人的沉重代价后才占领上海。1937年9月,在平型关,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伏击了日军第二十一旅团的辎重部队,击毙日军千余人,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念。1938年春,在台儿庄,中国军队采取阵地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战术,诱敌深入,重创日军第五师团、第十师团各一部,歼灭日军1万余人。台儿庄大捷是全面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民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进一步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斗志。1938年6月至10月,在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展开了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中国军民毙伤日军约4万人,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彻底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迷梦。武汉会战后,中国军民坚持持久抗战,使日本法西斯一步步陷入战争的泥潭。
    牵制日本陆军主力,支持盟军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德、日、意三国进一步勾结,加紧筹建军事同盟。1940年9月,德、日、意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法西斯三国轴心,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日本的战略目标不仅是征服中国,而且企图以中国大陆为后方,向北进攻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向南进攻东南亚及西南太平洋地区,进而与德、意法西斯共同瓜分世界。中国军民坚持持久抗战,尤其是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游击战,在中国战场顽强抗击日军,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大部,并大量消耗了日军兵力,使日军在中国战场疲于奔命。1939年至1941年,日军三次进攻长沙,中国军民团结奋战,粉碎了日军的企图。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出动105个团,发起“百团大战”,先后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日伪军据点2900余个,不仅破袭了日军的交通线,而且歼灭日伪军4万余人,给予日伪军沉重打击。中国军民在东方主战场的英勇抗战,使日军无法脱身实施其“北进”、“南进”的战略计划。
    日本不仅企图以中国大陆为后方,实现其“北进”和“南进”的战略目标,而且企图掠夺中国大陆丰富的矿产资源、粮食等战略物资,以支持日本进一步侵略扩张的战略。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不仅与日军进行军事作战,而且积极开展经济作战。在抗战大后方,中国对日占区实施严密的物资封锁;在敌后游击区,中国军民坚壁清野,不给日军留下任何粮食,并不断袭扰日本在中国开设的厂矿、破坏交通运输线,极大地制约了日本掠夺中国战略物资以支持其进一步侵略扩张的企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