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质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没有任何理据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方祥 参加讨论

    《毛泽东选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的历史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理论成果,其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错误估量时局的悲观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发表时不要提他的名字,得到毛泽东的同意。毛泽东做了一些修改并以现题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这篇重要著作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在毛泽东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前不久,有人却提出“历史证明林彪‘不相信革命高潮迅速到来’的意见是正确的。‘革命高潮’并没有像毛泽东所说‘迅速到来’,一年之内也没有夺取江西。‘星星之火’并没有像毛泽东希望的那样在江西迅速‘燎原’,四年后红军不得不离开江西,开始长征”。至于林彪要求中央正式发表时不要提及他的名字,则“是为了保全毛泽东的面子”。该论调言下之意就是毛泽东错批林彪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对革命高潮做了不切实际的估计。那么,毛泽东对革命形势的估计和判断是否科学,他所说的“革命高潮迅速到来”和“一年之内争取江西”究竟具体是指什么?
    “争取江西”是1929年3月20日在长汀召开的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上决定下来的红军的行动方针。当时,蒋介石和桂系军阀李宗仁矛盾激化、大战在即。毛泽东和前委经过分析,认为应当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赣南闽西一带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前委向中央和福建省委报告了红军的这一战略计划和行动方针。4月3日,红四军收到中央2月7日写给毛泽东、朱德的信(称为“二月来信”)。“二月来信”对当时国内革命形势和革命力量做了比较悲观的估计,认为新的革命高潮还没有到来,朱毛在部队中目标过大,指示“将红军的武装力量分成小部队的组织散入湘赣边境各乡村中”。“二月来信”虽然肯定了农村游击战争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坚持城市中心论。5日,毛泽东执笔以红四军前委的名义给中央写信,对中央“二月来信”提出不同意见,不同意红四军分兵行动,同时结合井冈山斗争和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的战斗经验,对革命高潮很快到来做了科学的判断,认为“蒋桂部队在九江一带彼此逼近,大战爆发即在目前,国民党统治从此瓦解,革命高潮很快地会到来”。这个判断不是脱离实际的“左”倾冒险,而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一方面,蒋桂两派军阀即将爆发混战的政治形势为红四军开辟根据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时机;另一方面,赣浙闽三省与湘粤两省相比较,敌军军力最弱,党组织和群众基础较好。正是充分考虑到这些有利革命的因素,毛泽东提出“我们要和蒋桂二派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在三省扩大红军的数量,造成群众的割据,以一年为期完成此计划”。同时,这封信还进一步提出红四军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决定在国民党混战初期,以闽西赣南二十余县一大区为范围,用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群众的公开割据,深入土地革命,建设工农政权,由此一割据与湘赣边之割据连接起来,形成一坚固势力,以为前进的根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