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社会科学话语重建的三个问题(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康之 参加讨论

    在自然与社会之间
    在近代科学的发展中,社会科学的产生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架设了桥梁,特别是社会科学极力按照自然科学的方法开展研究,使人文科学开始向自然科学“投降”,成了自然科学的“奴婢”,因而彻底抛弃了它在近代早期的那种思想建构勇气。原则上讲,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方法上具有相通的地方,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但这决不意味着一方对另一方的征服和同化,而是建立在学科自主性的前提下。可是,到了工业社会晚期,人文科学除了在名称上、研究对象上还被看作与自然科学相区分,实质上却成了自然科学的“殖民地”。这使得人文科学逐渐失去了为社会进步提供科学保障的资格,人文学者也受到了社会的轻视、蔑视。结果,工业社会虽然创造了物质文明,但却没有让个人道德取得丝毫进步,没有让人类的共同生活变得更加和谐,反而陷入了风险社会。
    社会科学之所以能够成为自然科学的征服工具,是源于启蒙思想的科学追求,特别是启蒙思想家们所发现的理性,在自我成长和分化的过程中走向了对自然科学方法的神往,并按照自然科学研究的方式研究社会,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正是因为这种巨大成功,使人文科学渴望转型,完全失去了思想建构的功能。然而,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科学已经无法实现对整个社会的科学把握,社会科学家们殚精竭虑的研究工作不仅不能有效实践,反而经常性地误导实践。因此,我们需要对社会科学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并努力去发现社会科学的重建之路。
    在对社会科学的外在特征进行观察时,我们也会发现,近代以来的社会科学研究基本上是站在静止的某个点上去观察世界和阐释理论的,基本上是牛顿原理的应用,至于相对论原理则一直未被采纳。尽管在整个社会科学的成长过程中,对照搬牛顿机械原理的做法一直存在着质疑的声音,但这种不幸还是发生了,并占据了支配性地位。在自然科学领域,相对论、量子力学早在20世纪初就宣布了一个新范式的出现,而社会科学直到今天还沿用着牛顿的机械原理。这一状况在实践中导致了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把人类引入了风险社会。更为可悲的是,在危机事件频发的条件下,应对措施依然是在这种机械原理中寻求出路。无论如何,关于社会以及人的研究应该属于科学,只不过它应是一种相对于自然科学、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的科学,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科学不仅不应成为自然科学的镜像,而是需要直面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进而努力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话语体系。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