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边疆治理理论体系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方铁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既充分肯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的重要贡献,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极大地鼓舞了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工作者,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指导我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获得极大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取得长足发展,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表现在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以及形成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擂响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实践创新与理论创造,尽快实现学术大繁荣的战鼓。我长期研究边疆治理问题,想就此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几点个人看法。
        进入21世纪后,我国边疆地区的形势发生明显变化,在边疆地区持续发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民族关系和谐进步等方面,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必须应对美国重返亚太、少数邻国挑起事端、边疆权益存在争议等方面的挑战。加强我国边疆治理理论体系的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持续演变、文化传统未曾断裂的唯一大国。中国在边疆治理、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理论,在边疆建设、各民族和谐相处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长期以来未被外界充分认识与理解。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中国积累了妥善处理国际关系、合理分配相关权益的成功经验,但这些内容未被吸收进入国际法。现行国际法是近代以来形成的,宗旨是维护二战以来的国际秩序,有其合理性。但现行国际法参照欧洲的情形制定,未考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因此也是不完备的。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在边疆开发治理、民族关系调整等方面进行了伟大实践,成就举世瞩目。但相关研究落后于社会实践,至今未形成完整的边疆治理理论体系。主要表现在有关研究存在重民族、轻边疆的倾向,对中国传统边疆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缺乏研究,更勿论将这些理论和经验提升到国际准则的高度。另外,关于边疆治理问题的研究,总体上落后于迅速发展的形势。上述状况,对我国处理边疆问题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削弱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建设,是超迈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既应认真研究和总结传统边疆治理的经验,从中获收营养与启示,也应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的窠臼,同时注意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边疆治理理论体系。我们要用自己的话语讲述中国故事,扩大国际上的话语权,争取将中国应对边疆民族问题、处理与邻邦关系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国际准则,一些内容或可补充进入国际法,为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宏图已经绘就,号角亦已吹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积极吸收其他国家的经验,在兼收并蓄中博采众长,面向未来,大胆创新,我们一定能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时代。
     
    (作者系云南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