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研究 齐先生对西方史学具有较深造诣,最值得称道的是先生对德国历史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代表著作《西方的没落》(齐世荣先生与戚国淦等先生合译)一书的介绍与研究。先生指出,该书是一部以比较文化形态为理论体系的历史哲学著作,但其中也包含着一系列政治主张,中心内容是说明德意志民族统治世界的历史“宿命”;作者宣扬的是一种改头换面的“西欧中心论”,更确切些说,是“德意志中心论”。正由于此,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以及由这种哲学导出的政治主张,才能成为纳粹意识形态的一个来源。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该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扩大了历史学家的视野,使他们更加宏观地观察历史。 在历史理论方面,齐先生主张历史研究必须把科学性与革命性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结合起来。由于历史科学本身的特点,为现实服务的途径应该是总结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帮助人们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通过总结人类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等方面的经验,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时的借鉴。先生在1980年发表了论文《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一文中指出: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非有暴力不可的论点,是人们所熟知的,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主要不在于暴力的论点,却被许多人忽略了。先生引用列宁的文字:“无产阶级专政不只是对剥削者使用的暴力,甚至主要的不是暴力。这种革命暴力的经济基础,它富有生命力和必获胜利的保证,在于无产阶级代表着并实现着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劳动组织。实质就在这里。共产主义力量的源泉和必获全胜的保证就在这里。”(《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10页)先生认为,列宁的精辟论述,对于在革命前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落后国家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后,应当清醒地看到自己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和特殊困难,更有必要竭尽一切努力不断完善新的社会劳动组织,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当时许多人经常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暴力作用的时候,齐先生敢于提出上述见解,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齐先生一贯重视史学方法的研究和教学。他强调要全面、大量占有史料,特别要密切注意国外新出版的史料,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求研究新问题,作出新解释,不断提升世界史的研究水平。他在88岁高龄出版的《史料五讲》,为后学留下了宝贵的治史心得。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