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的思想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各个思想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激荡,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观,丰富了当时及后世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如何吸纳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如何让大众读者能比较方便、准确地掌握诸子思想的精华,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个大难题。近日由黄坤明主编,郭志坤、陈雪良撰写的“提问诸子丛书”(10册),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在诸子百家中选取了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孙子、墨子、商子、韩非子、吕不韦等10位,从现代的视角,以问答的形式,让诸子先贤穿越时空,走出尘封的历史,与读者“面对面”交流,从而达到普及以诸子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提问诸子丛书”主编是黄坤明同志,他在选题和框架构想方面起了关键作用。此在该丛书“后记”中已有说明。我和陈雪良是本丛书的撰稿者。问及初衷,又让我回忆起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感触良多。 先秦诸子的思想,渊源厚重,博大精深 50年前,出于专业和职业之感悟,明白宣传工作之重要。读到孙中山“革命成功全赖宣传主义”一句名言,深受启迪。孙先生曾经指出:先秦诸子“周游列国,是做什么事呢?是注意当时宣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孙中山选集》第557页)。由此促使我产生探索先秦诸子的宣传活动及其宣传思想的浓厚兴趣。搜集材料,书写读书札记,围绕先秦诸子的宣传思想做专题探究,经3年之努力,利用业余时间,对孔子、老子、墨子、商鞅、孟子、庄子、公孙龙子、惠施、荀子、韩非、吕不韦等十一子逐一考察后,分别撰写了诸子宣传思想的论文,先后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刊发,后又结集成书,以《先秦诸子宣传思想论稿》为题,并分章节结构出版。全书出版后,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此也激励我继续探索先秦诸子的思想。 在学习和研究中,深感先秦诸子的思想渊源厚重,博大精深。其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后世思想学派莫不渊源于此,诸子著作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其流传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等。就儒家而言,有不少内容是可以供后人借鉴和传承的。如以其“忠孝节义”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以其“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民众的高尚情操;以其“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等等。还有墨家的“兼爱尚同”、法家的“以法为本”、老庄的“淡泊名利”等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 学者有言,“诸子百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源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之宝库,同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之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此说不为过。如何吸纳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尤其是如何让大众读者能比较方便、准确地掌握诸子思想的精华,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的一个大课题,也是一个难题。作为一个出版人,我常在思考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