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惩处涉毒受贿官员,调换禁烟不力武官 1837年,时人笔下广东沿海鸦片进口行贿受贿的情景是:“水师有费,巡船有费,营汛有费,窑口有费,自总督衙门以及关口司事者,无不有费”。次年,林则徐指出,各衙门中吸食鸦片者占十之八九,他们“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若不从此严起”,无法断绝鸦片来路。故林则徐在颁发《禁烟治罪新例》时警告官商、士民、弁兵、丁役人等,“须知新例之严”。《新例》规定:“海口员弁兵丁受贿故纵,无论赃之多寡,概拟绞立决;未得贿而知情徇纵者,发新疆”;“拿获兴贩吸食之犯,得财卖放者,与本犯一体治罪;赃重者计赃,以枉法从重论”;“禁卒人等买鸦片与犯人者,发极边烟瘴充军;解役、看役有犯前项情弊,发近边充军;赃重者计赃,以枉法从重论”。林则徐明白,如不严惩官方受贿之人,禁烟难以彻底。 禁烟期间,林则徐曾处置过因循不振、禁烟不力的水师武官。1839年6月,林则徐得知,已经清理过的广东南澳洋面又驶进外国船只,已停泊数日。而署海门营参将、水师提督左营游击谢国泰,以据称船内没有鸦片而不驱行。南澳镇总兵沈镇邦也一味因循,含糊掩饰。林则徐奏以谢国泰年力就衰、巡防渐懈,请令其休致(退休);沈镇邦年力正强,操舟亦熟,请予降为游击都司,仍留粤省水师,酌量补用,以观后效。道光帝朱批:“所参甚是。”此举对禁烟乏力的文武官员皆有警示作用。 诚如所言,林则徐受命驰赴广东办理禁烟事宜,离京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然而,他抵粤后却善于与邓廷桢、怡良、关天培、豫堃(kūn)等广东要员合力,湔(jiān,洗)除烟毒。邓廷桢最初曾表态赞同许乃济的弛禁鸦片观点,但很快改变主张,于1839年5月奏陈力除鸦片固弊。道光帝朱批:“卿等同钦差大臣林则徐,若能合力同心,除中国大患之源,不但卿等能膺懋赏,即垂诸史册,朕之光辉岂浅鲜哉!而生民之福、政治之善,又非浅鲜。”并批示将“此折给林则徐看”。林则徐与邓廷桢“公同跪诵,感激涕零”。禁烟期间,禁烟奏折、文告多为林则徐、邓廷桢、怡良等联署。林则徐几乎天天与邓廷桢商谈禁烟事宜,形成一个同心协力禁烟的领导核心。 (四)重治吸食者 与弛禁鸦片论者的“变通办法”相反,林则徐指出,“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主张“欲令行禁止,必以重治吸食为先”。对吸食者法当从严,必须令其“立即断瘾”,缴出旧存烟土、烟膏、烟枪、烟斗及一切吸食鸦片零星器具。《禁烟治罪新例》限期一年六个月,“限满不知悛改,无论官员军民人等,一概拟绞监候”;在限期内,“犯者平民杖一百,流二千里”;旗人“销除旗档,一体实发”。林则徐强调,有了严厉的法令,关键还要“中外一心,誓除此害,不惑于姑息,不视为具文,将人人涤虑洗心,怀刑畏罪”,不敢以身试法,痛改前非,戒除烟瘾,实现“虽有论死之法,并无处死之人”的理想结果。弛禁论者担心的因吸食者众多,处死之人必然太多的情况,可望避免。 林则徐重视法令宣传。发布多项告示,要求相关部门协作,加强督查管理,劝喻吸食者自觉戒毒。令各学教官严查生员有无吸食鸦片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告示,奉劝称,“士子身列胶庠(学校),为一乡之望,今日之士子,即他年之职官”,要求各学“带查所辖文武生员有无吸食兴贩者,确有实据,移交地方官审理”。告诫士商军民,晓以利害,强调“士为四民之首,品行为先,一溺其中,直成废物,若不痛改,朝廷岂用此等人”。“凡从前误食鸦片者,速即立求断瘾,痛改前非。”颁布查禁水师营兵吸食鸦片规条,指出水师中的吸食者“名为健卒而精力疲惫不堪,委以查私而贿赂公行滋甚”,要求将惯吸鸦片者,开除名粮,解县严办。 林则徐曾长期探讨吸食鸦片烟致瘾的原理,研制戒烟断瘾药方。1838年5月,其上《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中附戒烟方,称“臣十余年来目击鸦片烟流毒无穷,心焉如捣,久经采访各种药方,配制药料,于禁戒吸食之时,即施药以疗之”。他历试药方,其中有效者数种,曾在湖北禁烟时“捐廉配制断瘾药丸二千料”,服用效果尚佳。 综上回顾可见,在国家因鸦片流毒泛滥引发社会、财政、防务和民众身心健康危机之际,林则徐勇敢担当严禁鸦片重任,所执行的禁烟政策、策略和举措是正确和有效的。因中国实行禁烟遏制了以英国为主的鸦片贸易商人的巨额红利,英国便策划改换“烟枪”,直接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以攫取更多更大的权益。在外来强势武装侵略之时,国力羸弱的清朝统治者转向妥协,禁烟英雄林则徐蒙受不公正的惩处,经过一场禁烟和抵御侵略之后,踏上戍边伊犁之路。此时已经神疲心衰的林则徐还是发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心声,对自己践行禁烟无怨无悔。林则徐的爱国爱民思想和禁烟功绩,彪炳史册,对当今世界更加严峻、更为复杂的反毒品斗争,仍具有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陈铮,1937年生于福州。中华书局编审。1964年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图书编辑工作至退休。获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传记组成员。组织编辑出版的图书有《孙中山全集》和《蔡元培全集》等。合编《林则徐全集》,承编《黄遵宪全集》《中国文库·孙中山著作选编》(署名魏新柏)和《中国近代思想文库·黄遵宪卷》;合作整理标点《翁同龢日记》(署名陈义杰)和《碑传集》;任《北京志·北京广播电视志》特邀副主编;发表过一批编辑出版、图书评述和学术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