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中国古代历史图谱》的编纂及其特色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 黄正建 参加讨论

    
    《中国古代历史图谱》,这部包含着主编张政烺先生生前遗憾和期望、凝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几代学者心血、经历过60年风风雨雨的12卷17册巨著,终于在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努力下出版了。回顾这部著作的艰难编纂和出版过程,令人感慨万千。
    1958年,为配合《中国史稿》撰写,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历史研究所决定立项编纂《中国古代历史图谱》(书名凡几变,主要有“历史图谱”与“历史文物图谱”,以及“图谱”与“图集”的不同),由当代著名史学家张政烺先生担任主编。项目受到文化部重视。张先生以渊博的学识和极大的热情组织历史所学者,在没有先例参考的情况下拟定指导方针,发凡起例,很快就在1959年3月制定了《“中国历史图谱”编辑计划》和《“中国历史图谱”资料目录》。
    《“中国历史图谱”编辑计划》第1条指出:“本书定名为‘中国历史图谱’,拟通过具体文物,形象化地反映祖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各族人民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各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体现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上的应有地位。”(《张政烺文史论集》第870页)虽然用词带有时代特征,但强调用具体文物形象反映祖国的历史文化,强调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强调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在当时就具有很高的编纂起点。张先生还说:在挑选具体文物时,要将文物的“历史价值”放在第一位。在确保历史价值的前提下,选择艺术性观赏性比较高的文物。这些意见成为此后数十年《中国古代历史图谱》(以下简称为《图谱》)编纂工作的指导思想。
    编辑计划和资料目录的初稿确定后,在历史所没有一张图片的情况下,张先生采用自购相机拍摄和聘请摄影师拍摄等方法,带领《图谱》组成员从1960年到1964年将近4年的时间内,跑遍了陕西、河南、浙江、江西、福建、黑龙江等十七个省市以及有关县市,拍摄收集的照片有六七千张,为《图谱》的编纂打下了良好基础。可惜的是,1964年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图谱》组人员流散,工作停顿,《图谱》编纂项目实际等于中止(参见安守仁《关于〈中国古代历史文物图集〉前期工作的回忆》)。
    直到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1978年前后《图谱》编纂工作才再次展开,仍由张政烺先生担任主编,原《图谱》组成员有5人参加。1981年历史所第一届研究生毕业,有4人被分到《图谱》组(包括笔者),再加上从所内抽调的数人,形成了新的《图谱》组。
    这次编纂工作,重新拟定了编辑体例,决定《图谱》由10卷14册构成。限于当时条件,图片分为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后者不超过四分之一。每页为一个图版,收入一至若干张图片,顺序写图版号、图片号、器物名称、说明文字(参见《1982年关于中国历史文物图集编辑工作的暂行规定》)。文字体例为:“每卷以图版为主,前为概述,略述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以及重要文物保存或发现情况,尽量吸取史学界的新成果。字数一万字”;“将文物按历史性质以类相从,并在每类之前作出分类(专题)说明,字数以四百至一千为宜”,“高层次的内容放在概述里讲,低层次的内容放在分类说明里讲。抽象的东西放在概述里写,具体的东西放在分类说明里写”;“每册收入文物约四五百件。每件文物的说明包括以下几点,即名称、时代、出土地点、收藏单位、尺寸、质地、形制、历史价值。实事求是,宁阙勿滥。每篇约一百至五百字”;“每卷之末列参考文献目录,统编号码,概述及说明中如果征引或使用,只注号码”(参见张先生手书《〈中国历史文物图集〉编辑体例讨论稿》,1989年)。这一严谨体例反映了张先生对《图谱》内容与形式如何完美结合的深思熟虑,一直为此后的实际编纂工作所遵循。《图谱》后来被列入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但是到1991年前后,由于种种原因,基本完成初稿的编纂工作不得不停止。项目组成员《宋代卷》作者朱家源先生因病去世。
    此后不久,一家地方出版社愿意出版《图谱》,《图谱》编纂再次启动。此时的学术环境与以前大不相同,到各地博物馆拍摄文物已不可能,只好主要依靠各种公开出版的考古文物图书挑选相关图片,于是图片的版权成了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图谱》的许多卷册已经完稿,但仍然于1996年7月被正式从“国家项目”中撤销,再次中止编纂。《图谱》组成员《两汉卷》作者朱国炤先生因病去世。张政烺先生也受到极大打击,在1998年令人心酸地写道:“一九五八年我开始从事主编《中国历史图集》的工作。我倾注全力,想编成这部物质文化史,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断断续续,虽降格以求,也终须放弃。不能以此对学术界做一份贡献,是此生一大遗憾!”(《张政烺文史论集》第854页)。
    进入21世纪以后,2001年《图谱》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B类课题立项,但因出版资金没有着落,《图谱》组成员流失严重,工作迟迟不能开展,而张先生身体也每况愈下,直至病重卧床。到2004年,历史研究所的王曾瑜先生毅然决定重组《图谱》课题组,将张先生开创的这项工作进行下去,于是申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项目,仍以张先生为主编,除老《图谱》组成员的3人外,动员了包括70后在内的十余位学者参加,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将全书编纂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张政烺先生不幸于2005年仙逝;《夏商西周卷》作者张永山先生和从“文革”前就参与此项工作的《明代卷》作者安守仁先生也相继去世。
    201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看到了这套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决定出版该书。由于涉及大量图片,出版难度超出想象。但是,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持续予以坚定支持,责任编辑则不断将种种不可能化为可能,凭着湖南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坚强意志和不倦努力的毅力,终于在2016年完成了此书的文字和图片编辑工作,将这部拥有近万张文物图片的巨著一次性推出,在《图谱》组全体作者努力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了张政烺先生的遗愿,为这部持续编纂了近60年的大型图书画了个圆满句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