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李琳之先生的新作《祖先,祖先》,我的第一感觉是震撼,震撼于他在书中所揭示的我们祖先不为人知的那个宏大真实的世界,这一点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中国上古文化的传统认知。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颠覆还不是简单的推倒、破坏,而是进行了一种属于他自己的对中国古史文明体系的重构建设。 梳理了自远古以来的昆仑文化,提出了“昆仑绮梦”这个新概念 昆仑(山)千百年来一直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山、圣山,它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祖先伏羲和黄帝等的帝都所在地,而且还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百神极乐之地,长生无忧之乡。因此,“古往今来不知羡煞多少帝王将相和黎民百姓;更不知让多少文人雅士为它泼墨丹青、吟诗赋词,痴迷不已!” 作者设问“昆仑神话中众神仙和乐相处、和合共美的绮丽场景,何尝不是中国人‘大同’理想的另一种华丽的扮相唱腔?何尝不是我们祖先伏羲包容、和谐、伦理、有序的昆仑大道精髓的精彩演绎?”作者在这里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昆仑文化的精髓展现在了读者面前,所以,“昆仑绮梦”实际上就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亘古以来的精神仰望”,是我们这个“不死文明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 古代文献记载中的昆仑虚就是现在山西和河南交界处的王屋山和析成山 李琳之经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充分调研,谨慎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古代文献记载中的昆仑虚就是现在山西和河南交界处的王屋山和析成山。 作者认为: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有多个源头、多个特征,但其主体或者称为主干的是发源、发展、壮大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以“三皇五帝”文化为代表的黄色文明。而昆仑文化则是黄色文明的核心部分,因此,远古昆仑不可能在别的地方产生。二、从神话传播的角度来说,王屋山区和大西北的昆仑山区是众所公认的两个中国创世神话原产地,但根据《史记》记载,大西北的昆仑山原来叫于阗南山,昆仑山是西汉时汉武帝赐名以后才叫起来的,那里的创世神话大都是西汉以后文人的附会和讹传。三、根据“准其地望,皆与古书相合”的原则来看,不管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对昆仑虚的记载,还是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对昆仑之丘的描述,都能在王屋山和析成山找到类似于“四门九口”等相应的昆仑原始物象特征。四、析成山发现的伏羲时代创设的“六峜授时”观象台,证实了《管子》“虑戏作,造六峜以迎阴阳”的记载,说明这里是伏羲部落活动的主要根据地。五、析成山整个造型和北斗七星形状的惊人一致性,是伏羲“天中”“地中”和“天龙”“地龙”观念的直接来源,也是伏羲创制八卦图——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正方定位的节令图的思想源泉。伏羲八卦的最初含义就是指悬挂在天空中的龙图星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