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配图 为什么要首先对郡王下此毒手呢?在清廷的逻辑里,一般考虑两点。一则,源于历史惯性,但凡一个朝代更迭,对前朝皇室宗亲滥杀之声一直不绝;二则,在满清看来,这些郡王不会太老实,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他们很容易举义起事,动摇自己的统治。 如果将郡王宗亲看做统治隐患而欲杀之而后快的话,对于主动归顺者会不会好一点呢? 1644年,清军入关后,顺治就下了一纸诏书,对于前来投诚、归顺的明朝宗亲仍给禄养。此诏忽悠了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等一批皇室宗亲。朱慈烺有意投诚,却被清廷拿住,一口咬定是假太子,结果下狱而死。周王、晋王、德王、潞王以及鲁王、荆王、衡王世子等其他朱明亲藩,尽管先来投顺,但还是被清廷以莫须有的手法杀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