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历史的荡涤,岁月的洗礼,时至今日,巴别通天塔只剩下一堆废墟。我们也只能从其模糊的遗址当中,推测其规模、式样、结构等。而那些残存的史籍的记载也并不能让我们对此有更深人的了解。 在凤毛麟角的史籍记载中,称得上有价值的,是在通天塔旁边马都克神庙内发现的一块珍贵的骨牌。骨牌上面镌刻着的是在公元前460年,古希腊历史地理学家希罗多德游览巴比伦城时,对已经荒弃的巴别通天塔的赞词:“它有一座实心的主塔,一弗隆(210米)见方,一共有八层。外缘有条螺旋形通道,绕塔而上,直达塔顶。约在半途设有座位,可供歇脚。”他记下的塔基,每边约长90米,高度也约90米。 ![]() 网络配图 希罗多德还记述,在巴别通天塔顶上“建有一座大神庙,里面有张精致的大睡椅,铺陈华丽,旁边有一张金桌子。神殿内并无偶像……神亲自进人庙里,躺在睡椅上休息”。 巴别通天塔在公元前689年亚述国王西拿基立攻陷巴比伦城时遭到摧毁。后来,新巴比伦王国建立,统治者尼布甲尼撒(前605~前562年)下令重建通天塔时,因为工程浩大,他不得不号召“全国各族的人,不分南北也不论内陆或沿海地区,都要前来参加工作。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帝到达巴比伦城时,巴别通天塔已遭破坏,他打算重建废塔,但后来这一雄心被工程的浩大吓到了。据估计,光是初步清理原址地面,就需要一万人工作两个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