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马兰:我与丝路考古有个约会

http://www.newdu.com 2017-09-08 西安日报 记者 张杨 参加讨论

    工作地点:小雁塔;工作内容:考古与遗迹。单单听到这两点,恐怕你已经认为这是要聊聊哪位老学究吧,非也非也,这样的生活,正是90后的哈萨克斯坦女孩马兰的日常。作为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工作的唯一一名外国员工,这个美丽的哈萨克斯坦女孩表示:“在这里,因为历史遗迹和考古,我找到内心的平静。”
    与考古结缘 偶然中的必然
    一口流利的中文,让记者与马兰之间的沟通毫无阻碍。2012年,马兰离开家乡来到西安,利用半年的时间通过了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并考上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2014年,还在上学的她经朋友介绍,为一名到访西安的塔吉克斯坦考古学家担任翻译,并由此成为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的一名兼职员工,埋下了日后这份与丝路、与考古的缘分。
    2015年,马兰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很快在西安找到了对口中东欧的销售工作,性格沉静的她却始终怀念着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时工作的感受。马兰告诉记者,父亲在她幼年时就已过世,父亲曾是大学的历史文化老师,家里有不少相关的书籍,她小时候,就常常翻看父亲留下的这些大部头们。“可能是因为对历史的兴趣,我留学时选择了西安,到这里亲眼看一看流传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的模样。”所以,当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需要一位中亚的员工时,马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里。
    谈到自己现在供职的单位,马兰充满了自豪感,她告诉记者,196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于波兰华沙,由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士组成,是古迹遗址保护和修复领域唯一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和权威。该机构为世界各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咨询帮助,并积极开展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合作和协调工作等。
    2006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成立。“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获得成功,此次申遗涉及三个国家,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只能是一份文书,这份需要无数沟通铺垫的跨国文书,正是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的斡旋和协助下完成提交的。”马兰告诉记者,2013年1月28日,正是中国建筑设计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共同派遣工作人员远赴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递交了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
    遗产最好的保护方式是融入生活
    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的20多名员工中,今年年初加入的马兰作为唯一一名外籍外联人员,主要为中方与中欧的政府、专家之间的沟通牵线搭桥,并负责中心信息平台的俄文模块以及期刊的编辑工作。
    因为工作的关系,马兰也先后走访了“长安—天山廊道”上的不少世界文化遗产。今年4月,马兰和同事一起前往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特为预计于今年11月底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长安—天山廊道”历史遗迹展挑选展品。“在这趟旅程中,我有幸来到了吉尔吉斯斯坦的碎叶古城,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李白的出生地。经过千年的风吹沙打,雨水冲刷,这座唐代中国边陲城镇已风化瓦解,但是身在其中,确实仿佛能感到一种奇妙的历史交融的气息。”
    而在这趟旅程中接触到的文物,更让马兰真真正正感受到丝绸之路当年所起到的文化、艺术、经济的交流沟通作用。“在哈萨克斯坦,我们可以看到当地出土的青铜镜,所用材料为当地所出,而上面雕刻的则是中国的12生肖,毫无疑问,这12种动物的模样是从中国一路向西传过来的。”
    而说起西安的6处世界文化遗产,马兰更是如数家珍,而她最钟爱的,自然要数工作的小雁塔。“每天的工作中,我都享受着小雁塔周围的这一片绿荫和宁静,上下班的时候,我也能看到有老人在小雁塔的院落里打太极,阿姨们在小广场前跳着广场舞。我想,历史的遗迹正是以这种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才能更加珍惜她,重视她,这种效果远远比教科书上的知识更好。”
    愿做一名中亚文化交流使节
    马兰说,目前在西安的留学生中,以哈萨克斯坦人数最多,去年,她的母校——西安外国语大学还专门开办了中亚学院。她认为,正是人员之间,尤其是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往来,才能够让“一带一路”倡议落在实处。“记得我最初来到西安的时候,我的同学、同事还有人问我,你们哈萨克斯坦人是不是还都住在帐篷里啊?是不是每个人都会骑马啊?正是透过我,大家得以了解哈萨克斯坦的文化、习俗,也了解到我的祖国也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国家。”
    而在哈萨克斯坦国内,人们对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和了解也越来越多。马兰告诉记者,“今年的6月至9月,世博会正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办,而中国馆是里面最受欢迎的场馆。不久前我回国和朋友们一起去参观世博会,为进中国馆整整排了3个小时的队,茶叶、针灸都是大家非常喜欢了解的东西。现在中医在哈萨克斯坦非常流行,我的不少朋友都很信任。”马兰说道,“我想,就如同遗产保护一样,文化的交流并不一定都在多么高大上的层面,一杯茶,一次针灸,这些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更能让国民相互了解,文化交流无虞。”
    马兰说,现在的她还有几个小小的梦想,一个是在哈萨克斯坦国内,能够找到一款类似于国内微信的软件,自己想做一个关于丝路考古与知识的公众号,让更多的哈萨克斯坦人了解古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倡议,第二,自己还想在工作之余,利用余力做一个汉语培训班,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更多哈萨克斯坦以及中亚国家的留学生们学习汉语。“虽然力量微薄,但是我仍然愿意并期望,做一名中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使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