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康熙后清朝国库存银是多少?高低相差八百倍

http://www.newdu.com 2017-09-17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雍正十三年(1735年),劳累一生的雍正帝驾崩,第四子弘历继位。雍正从康熙晚年的困境中接过大位,历经十三年的艰苦改革,让大清朝重新焕发了新气象。
    康熙去世的时候,大清国库之中存银仅为八百万两,而雍正去世时,大清的国库存银为六千万两,而这个数字在乾隆朝再一次被刷新。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乾隆朝之后,国库的存银情况。
    
    网络配图
    清代中央财政结存最高的一年,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据户部银库黄册统计,这一年的财务数据为:旧管,7466万;新收,1811万;开除,1095万;实在,8182万。
    按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四个名目,合成“四柱”。四柱清册为大清传统会计法,创立于唐代,沿用至清末。用现代会计术语,四柱分别相当于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与期末结存。
    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多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攒下八千余万两银子,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财报。谁能想想到,再过七十余年,国库里的实在银两竟比不上当初的零头。且看是如何败家的。
    最大的败家子,不是别人,正是乾隆皇帝自己。在他手上,固然取得了最高的实在存银数,然而,到了嘉庆三年(1798年),只剩下一千九百万。不过二十年,六千万两银子没了。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