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秋收起义与中国革命道路(2)

http://www.newdu.com 2017-09-20 光明日报 薛庆超 参加讨论

    秋收起义为建立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体制作出了重要探索。参加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向农村转移途中,由于党组织不健全,部队思想较为混乱。到达江西永新三湾时,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决定改编部队: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各级党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党支部建在连上,班、排有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工农革命军所到之处,首先与地方党委建立联系,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帮助建立工农政权。从秋收起义到建立井冈山根据地,逐步形成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赤卫队(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从秋收起义建立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作为最高领导机构,到“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营以上建立党委”“党代表制度”(即政治委员制度),以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思想政治工作”,“士兵委员会制度”,“军队民主制度”等等,逐步发展,不断完善,成为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重要制度。
    秋收起义制定了人民军队“三大纪律”。三湾改编后,毛泽东强调了行军纪律: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毛泽东率部上井冈山前夕,再次强调:上井冈山要建立根据地,大家一定要同山上的群众及王佐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为此宣布三项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三、打土豪要归公。1928年3月,毛泽东率部到湖南桂东沙田期间,宣布和解释了工农革命军“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这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开端。随后,“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在革命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三大纪律”中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个鸡蛋,又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土豪要归公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六项注意也逐步修改补充成为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从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人民军队的根本纪律。
    秋收起义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革命道路。秋收起义虽然开始以攻占中心城市为目标,但在遭到严重挫折后,毛泽东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适合中国国情,必须探索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所以,他改变中央要求攻打长沙的指令,选择向农村进军,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开始了全党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战略转移。这是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伟大起点,为各地起义部队建立、发展农村根据地树立了榜样。秋收起义和由此而开创的井冈山道路,成为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里程碑。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开创井冈山道路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把新的革命实践上升为革命理论,逐步从实践上和理论上形成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位一体”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把大革命失败后革命的退却与革命的进攻结合起来——在国民党严密统治的城市实行退却,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发动进攻。这是一条与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条道路代表了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作者:薛庆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