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傅小凡:《国宝迷踪》的前前后后

http://www.newdu.com 2017-10-09 中国文物信息网 傅小凡 参加讨论

    自从登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崇祯那些年》《大明疑案》等系列节目后,有人把我当成明史专家,这是误会。我的学生就曾不解地问:您是搞哲学的,为什么讲起历史了?其实,中华文化的传统是文、史、哲不分家。文学是语言表达技巧,史学是基本知识架构,哲学是逻辑分析能力,要治学且有成就,三者缺一不可。
    我一直对考古和历史感兴趣,因为考古为历史提供实证材料,历史可以为考古提供一部分理论。在中国,历史与考古从来就是关系非常密切的两个专业。当然,从中国哲学专业背景而言,无论是历史还是考古,都不是我的“正业”。
    不过,《国宝迷踪》又不纯粹是考古和历史研究,因为国宝的种类繁多,内容复杂。将它们统一在一起表述,唯独在研究方法上着手。将每一件国宝以及国宝历史故事,综合艺术、历史与哲学进行叙述和分析,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或者突破口,可将我多年来的思考和研究,能够生动地讲述出来。
    我曾经研究过国内石窟中的佛教雕塑艺术,使用艺术考古与图像学方法,让历史遗存,成为思潮、观念、审美风格演化的实证材料。这就为我讲述《国宝迷踪》提供了前期准备。显然,国宝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以表达我对历史的思考,也表达我对现实生活意义的追问。对于读者和观众而言,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实物载体,它让我的讲述不再空洞无物。让历史成为真实的存在。比如,《三星堆青铜立人像》《兰亭序》,让人们进一步深刻理解国宝身上的文化内涵。有些故事则围绕国宝的命运和流转开展,国宝所历经的磨难,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苦难的象征和写照。比如,《后母戊方鼎》《三希堂宝帖》《历代帝王图》和《昭陵六骏》等。讲述它们的遭遇,生动再现我们民族经历的苦难,尤其是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遗失,让人扼腕叹息!
    虽然,这样的研究与兴趣是我几十年来的积累,但具体操作起来,还是充满了艰辛和困难。具体说来,就是如何把握讲述的重点,如何把握国宝本身与国宝背后的故事之间的关系。如果过多地讲述国宝背后的历史故事,会使国宝本身缺少存在感,比如《神秘的太阳神鸟》,因为关于这个美丽的国宝,本身没有故事,只能让这只美丽的神鸟穿针引线,勾连出人类的各种精神现象。如果过多地讲述国宝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又会因为太学术化而失去生动性,比如,《神秘的彩陶》《中华第一龙》等,只能忍痛割爱。
    我因此也抱怨,觉得自己辛苦研究的成果,付之东流。可是,我依然坚持讲述这个主题,依然坚持这样的学术水准与生动表述的完美结合。之所以固执地坚持这样做,是因为我也曾经有过编写五千年中华史的“野心”,但是,如果没有任何新意的话,出版社也未必愿意将其付梓,即使出版也无非多一件书架上无人问津的摆设而已。怎么才能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讲得和别人不一样呢?我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并为此而苦恼。
    后来,接受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总编导李锋先生的建议,设计了目前这个系列。当然,我们之间存在着争议。因为,他从电视节目的角度考虑,更喜欢设置悬念,层层解谜。电视台追求收视率,悬念和故事性,是保证收视率的要求。我则坚持自己的追求,以国宝为载体,讲述这些国宝离奇的身世的同时,讲述我们民族的历史。当然,我必须按照编导的要求,捕捉谜点,设计悬念,逐步解谜,以提高作品的可视与可读性,也就是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有人说:“从讲台到讲坛,无非是换了一个讲课的场所而已。”可是我认为,讲台与讲坛完全不同。讲台上课的气氛是轻松、自由的,并且可以和学生互动,在讲述过程中往往会有即兴发挥,在有多年教学经验之后,谁还用稿子和教案?可是,在讲坛上,稿子要事先写好接受层层审查、把关。现场录制时,只有冷冰冰的机器和空空荡荡的大厅,面对机器如何生动,环顾漆黑的大厅如何活泼呢?这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彻底颠覆。为了在机器面前保证生动、活泼,唯一的方法,就是熟悉稿子,完全脱稿演讲,让稿子化成我内心独白,我成了一个孤独的讲述者。不过,熟悉稿子的过程,也是对稿子千锤百炼的过程,为了方便记忆,必须要求稿子没有一句废话,而且要朗朗上口。反复多次记不住的内容,一定是篇章布局或者逻辑结构上有问题。因此,这样的录制要求,反而成就了讲稿的质量。
    经过如此精细打磨之后的讲稿就希望它最终有归属,即出版发行,让更多的读者分享我的研究成果。真是机缘巧合,正在我为此事发愁的时候,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刘铁巍女士到厦门出差。多年不见的甘肃老乡,叙旧寒暄之后,谈起《国宝迷踪》的书稿,她慨然应允,我的心血终于付梓。而且出版社的工作效率极高,在节目播出之前就完成了印刷和发行准备工作,让我由衷地对他们表示敬意和钦佩。
    当然,在编写讲稿的过程中,我更大的收获是,面对精彩纷呈的国宝和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民族的自信与自豪感油然而生。教育者先受教育,这话千真万确!有人问我,讲述国宝的入选标准是什么,标准有两个:其一,必须是国家一级文物;其二,必须有故事。根据这两个标准,我只能先讲21 个国宝,这只是《国宝迷踪》第一部,之于中华国宝不过是冰山一角。我将继续讲述更多国宝的故事,《国宝迷踪》还会有第二部、第三部,敬请关注。
     
    (《国宝迷踪》,傅小凡著,文物出版社2017 年8月出版,定价:59 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