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临澧杉龙岗遗址 为进一步探讨旧、新石器过渡及稻作农业起源的学术问题,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等联合申报了“澧阳平原稻作农业起源研究”重大课题。2011年11~12月,中美联合考古队对杉龙岗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该遗址揭露了柱洞、灰沟、壕沟、水稻田遗存等多种遗迹,发现了大量彭头山文化时期(距今8000年前)的陶器、石器以及炭化栽培稻种子,为研究澧阳平原早期农业发展和社会形态提供了重要资料。该考古成果被评为2011年“湖南省十大科技新闻”。 6、澧县宋家岗遗址 为深化对澧阳平原早期人类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澧阳平原地区稻作农业起源等学术问题,2013年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对宋家岗遗址进行了钻探和小面积发掘,发现遗址主要分布在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60米的长形台地之上,面积约6000平方米。 发掘清理的遗迹主要为灰坑和墓葬。灰坑以彭头山文化时期为主,其内部堆积因多含有大量的草木灰而呈灰黑色,不少坑内包含有较多的碎陶片、极少的石制品。多数灰坑之间有打破关系,说明此时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经过浮选,发现了一定数量的栽培水稻,水稻特征比较原始,显示此时的稻作农业处于早期阶段,水稻经测年为距今9000年。墓葬17座,其中屈家岭文化时期14座,石家河文化时期的3座。平面多呈长方形,略呈东西向排列分布,彼此间隔不大,但几无打破关系,说明墓地已有一定的规划。墓的规格相差不大,长1.5~1.8米、宽0.5~0.7米,随葬器物丰富,但不同墓葬差别不大,主要器形有陶鼎、罐、壶、碗、瓶、杯等,个别墓葬内有陶球、石斧,以黑皮陶为大宗,另有红衣陶,一件可见施有黑彩。从墓葬的分布和随葬器物来看,这批墓葬可能属于同一个聚落内身份、地位相同的人群,埋葬的时间也较为接近。据墓的规格判断,一些墓葬属于二次葬,人骨遗存已腐朽不存,仅在部分墓的一端残存有黑色遗痕,或为葬具朽痕或人骨遗痕,有待进一步的科学分析。此批墓葬为了解澧阳平原地区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时期的葬制葬俗增加了一批新材料。 7、桂阳千家坪遗址 因村民生产建设和河水冲刷,千家坪遗址遭到严重破坏,为了进一步探讨南岭南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2011年10~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新石器、商周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2012年11月,再度进行发掘,证实千家坪遗址存在壕沟,基本弄清了壕沟的年代、规模、走向、层位关系,并再次获得一大批精美的陶器和动物遗骸,部分白陶装饰有凤鸟和兽面纹饰。桂阳千家坪遗址的发掘,填补了湘江中上游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研究空白,为探讨湖南与岭南的文化交流以及史前白陶南渐途径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8、澧县城头山遗址 为配合澧县城头山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2011~2014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城头山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 2011~2012年的发掘点位于6号遗迹点施工区域,发掘重点是对遗址东部的一段城墙进行解剖,确认其先后经历五次修筑,前两次在距今约7000年的大溪文化时期,后三次在距今约5500年的屈家岭文化时期,由早至晚,城墙逐渐加高,并向城内外两个方向加宽。各次修筑所形成城墙堆积之间皆有人类活动遗迹,为判定各次城墙的修筑年代、了解城头山遗址城墙的修筑过程提供了重要资料。在配合壕沟清淤的发掘中,在城西的壕沟发现了路梗与排水沟,城东城墙的豁口处发现了类似水门码头的遗存。这些重要发现为研究城头山鼎盛时期的城池布局和功能结构提供了考古学证据,也证实了此前学界推断的城头山水上交通的具体位置。 2012年3~5月的发掘重点是对1号遗迹点施工区域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共揭露文化层16大层,33亚层,分属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四个时期,时间跨度2000余年。发现不同文化时期的建筑基址10处、墓葬7座、沟状遗迹9个、坑状遗迹107个,另出土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陶、石器遗物。 2013年12月~2014年5月的发掘重点是对庙坟上台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75平方米。确认其为新石器时代人工修建的一大型台基,文化堆积与遗址西南部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墙堆积基本一致,初步判断该台地修建和使用的年代为屈家岭文化时期,应是与同期的城墙和护城河同时修建。 2014年6月的发掘重点是对屈家岭文化时期城墙豁口的一段护城河进行考古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揭示出一个石家河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土台,初步判断其为外围护城河废弃后,当时先民向南部城外扩展生活空间和清淤活动的堆积。 (本系列共八篇,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