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几类士中,比较多的可算游士。所谓游士,是指专门从事游说的人。这些人各持一端之术,奔走四方游说诸侯,一旦见用,便飞黄腾达。据《战国策·秦策一》载:“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樽衔,横历夭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信。”苏秦到处鼓吹“合纵”,联络山东六国以抗秦,一人佩六国相印,可谓显赫一时。 ![]() 网络配图 他们入仕的特点,正如赵翼所指出的或一言契合,立擢卿相”。当然,在游士之中,像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者并非多数。但这些士,正如苏秦一样,“横历夭下,廷说诸侯之 王”,为重用自己的国君效力,成为战国七雄之间政治斗争的主角。因此,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大盛。例如齐国在稷门之外造了宽大的公馆,招集文人学士上千人,讲学论道,进行学术研究,称为稷下学士。淳于髡、尹文、慎到、荀子、部衍等,都在稷下讲过学。他们居住在高楼大廈内,出入车马随从众多,其规模气派之大,为其他各国所不能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