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文化名家 >

《大刀记》的版本传播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房伟王伟 参加讨论


    郭澄清的《大刀记》,是一部“际遇非常”的小说作品。它创作于“文革”时期,却在某种程度“溢出”“文革”文学叙事规范,在现实主义写作理念下,力图真实再现可歌可泣的山东宁津抗战史。该小说存在较复杂的版本问题,既有不同传播媒介表现形式不同导致的变异,也有由于时代变化导致的同一媒介内部版本改写问题。该小说1975年版与2005年版之间存在很多差异,而连环画、评书、电影和电视剧等不同传播方式也各有侧重。这都表现了不同历史时代,民间话语、知识分子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在民族国家形象塑造上,不同审美价值和传播效果的“符号交锋”。对《大刀记》的版本研究,也有利于我们反思“文革空白论”的相关论断,进而更好反思当代文学史建构的问题。
    《大刀记》恰诞生于“文革”特殊历史时期,处境尴尬。长篇小说《大刀记》的出版及其衍生艺术品的传播、拍摄之路布满荆棘与坎坷,折射出“文革”时期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的强大控制力。当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三卷本长篇小说《大刀记》之所以能成为“文革文学”经典,绝非简单源自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而在于它拥有同时代艺术品所不具备的特殊品质。这部作品是郭澄清文艺创作之路抵达艺术巅峰的标志,同时,也是直接导致他在“文革”后期被批判、被冷落的“罪魁祸首”。
    “文革”时期,以《大刀记》之名传世的文学作品种类颇多,如1975版(删改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山东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期出版)《大刀记》(共三卷)小说原著、1975版评书、1977电影版《大刀记》、1977版(山东人民出版社版本)连环画、1978版(辽宁人民出版社版本)连环画、1979版(河北美术出版社版本)连环画等等,还有在《大刀记》刊印之后,话剧版《大刀记》亦以革命样板戏的形式在各大剧院公开排演。在那个精神荒芜、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大刀记》及其衍生艺术极大地充实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作为“文革”期间生产出来的一部“英雄传奇”小说,《大刀记》在发表时曾引起过很大的反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运河儿女心向党》等革命歌曲,在当时广为流传,与《大刀记》的主旨思想极度匹配,近一步促成《大刀记》声名远播,评书版《大刀记》更是家喻户晓。
    首先,就同质性传播媒介而言,小说版的前后变化最能印证时代的变迁。《大刀记》(小说原稿)最早成书于1970年代初,但最先出现的传播版本却是《大刀记》(1975年小说删减版)。作家为能在当时的“文革”语境中出版作品,“忍痛割爱”地对小说原稿进行了大量修改,尽管面世后也反响很大,但与作者初衷差了很多。删改版(75版)小说除却第一卷“开篇”部分之外,全文贯彻革命样版戏的格调,受政治意识形态化的压制,语言表述比较空泛、政治口号标语化严重,人物形象塑造脸谱化,高度贯彻“红色主旋律”,政治理论宣传性较强,文本对很多生活化和敏感性细节进行了大幅度地删减和改动,如将原稿中的“杨柳青投亲”,在删减版改为“青柳镇”;将原稿中的“德州内外”在删减版中改为“云城内外”;为凸出“全天下的穷苦人亲如一家”的阶级观念,直接将原稿“志勇与志刚”的身份在删减版中进行彻底的对调;甚至在删减版中特意加入大量篇幅对儒学进行批判,丑化“仁义”思想,诋毁孔老夫子,这种意识形态改动在文本中占比重较大。
    郭澄清伴随着“九·一八”和卢沟桥的枪炮声成长起来,他的童年和少年,看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也看到中国老百姓反抗的长矛大刀。自身参战经历、长期从事短篇小说创作的经验积累,加之听乡民讲述关于日本鬼子和汉奸恶霸欺民,人民愤起反击的英勇斗争故事,都成为郭写好作品的基础。然而,小说《大刀记》的出版并非一帆风顺。直到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打着向抗战胜利30周年献礼的旗号,将郭澄清的《大刀记》出版。可是,最具文学性的第一部仍遭诟病,40万字被砍至不到20万字,与第二部的衔接非常突兀,此时的《大刀记》已不再是郭澄清心中原本所期待的文本。细究原因,该小说的删改成败问题,既与“文革”的叙事美学的意识形态束缚有关,也与郭澄清在当时文坛的位置有关系。郭澄清虽写出很多家喻户晓的作品,但并不是“文革”时期“当红作家”,他始终以“农民作家”身份自居,提倡时代美学与文学性结合,远离“文革”中心。虽作品流行广泛,但在当时依然是“作品红而人不红”,虽在文联或作协任职,但从未像浩然、金敬迈那样成为全国性“文学样板”。
    2005年,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郭澄清《大刀记》(原稿版)得以印制刊载面世。较之删改版,原稿版(2005版)的小说《大刀记》在语言润色与故事情节的讲述、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诸多方面,更显审美特性和生活气息,作品较为真实地还原了作品本该呈现的史诗性文化品格,借梁永生这个主要英雄人物走上革命的成功历程,朴实而自然地为我们呈现出人民群众从个人抗争失败,到主动寻找党,参与革命,进行集体抗争赢得抗战胜利的全过程,表明惟有民间与政党合力抗战,才能完胜敌寇,惩戒阶级敌人,获取最后的成功。虽然,原版《大刀记》在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显露革命样板戏痕迹,凸显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立场,但瑕不掩瑜,这是历史大环境风气使然,而非作家一人之力可阻拒。其作品敢于突破“文革”时代写作题材的拘囿,敢于创新、大胆尝试新的艺术阐释方法,加之作家本身浓厚的古典文学根基的积淀,促成《大刀记》在当时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不失为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值得礼赞的重要文学文本。
    其次,就异质性的媒介方式而言,小说版的《大刀记》问世后,经历了连环画、评书、影视剧等不同媒介的改编,也因此因不同的媒介和时代,具有了不同的美学特征。最早出现的衍生传播方式,是电影版的《大刀记》。电影《大刀记》拍摄于1977年,执行导演王秀文、汤化达,制作方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整部影片拍摄采用的完全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手法,虽然演员和制片方试图削减“四人帮”对电影的控制,但“文革”时期,电影作为宣传工具,具有高度的意识形态象征性,因此,影片要想成功放映必不可少地带有“文革”时代印记,人物形象“高大全”、人物语言政治化,均呈现出革命样板戏鲜明特征。如“你回去以后,要依靠党的政策,放手发动群众,把武装和政权都建立起来;你带的这把刀,在革命的熔炉里加了钢,淬了火,在新的形势下,一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77版电影中王指导员话语)、“运河两岸,冀鲁平原,到处都是毛主席领导的抗日武装,鬼子汉奸闻风丧胆……贾玉圭怕的不是我,怕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怕的是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跟他斗!”(77版电影中梁永生话语)等相类似的政治性口语表达几乎涵盖整部影片2/3。今天的观影者看来,这部电影的视觉感受力完全不可与当下的电影比肩,但当时的历史语境,这部电影的最终完成,也经历艰难跋涉,仅电影剧本就9次易稿,拍摄过程同样费尽周折。
    除电影版《大刀记》外,连环画版的《大刀记》寓教于乐的方式,也成为许多青少年乃至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大众读物。《大刀记》目前可查的连环画主要有三个版本:辽宁人民出版社版本(5册)、河北美术出版社版本(3册)、山东人民出版社(3集)。连环画因图文并茂的特点,就有了类似电影的观赏效果。这批连环画,以精简的笔触和手法将人物的神态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为读者直观勾勒出梁永生等平民英雄的人物形象。相对于小说而言,这种形式更易传播,更为直观,便于携带,更为喜闻乐见,受百姓待见。在当时,连环画作为视觉艺术,以其独特的线条优势,浓缩地展现出人物形象与心理活动,其畅销度远远超过了小说原著,它的传播力度和广度是小说连播和电影都无法与之匹敌的。
    评书版的《大刀记》也是重要的传播方式。评书作为按场次表演的艺术,悬念性上对故事的改编处理得非常到位,在人物形象的设置上表现得更为夸张、呈现出脸谱化和程式化的特点。小说《大刀记》风靡民间之时,评书版《大刀记》也备受百姓乐见,由山东省话剧院的专职话剧演员薛中锐先生于1975-1976年在山东广播电台连续播报,并在全国各大电台(除中央台和北京台)转播《大刀记》整整三大卷,一共录了210集,在当时风靡一时。
    2015年,为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山东卫视打造57集电视剧《大刀记》,对宁津作家郭澄清长篇史诗性抗战题材小说进行视觉影像改编,这是山东媒体对本土作家抗战类小说创作题材的挖掘、再现与重构。较之电影版《大刀记》,2015版电视剧《大刀记》巧妙地对样板戏《大刀记》的叙事策略做了调整,在保证不改变故事叙述主线、坚守阶级道德正义性的前提下,对人物语言的设置、故事情节的推进、人物(如虚构人物贾辅仁、门玉如、梁永生等人物形象做“去脸谱化”处理等)形象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将阶级对立、家国仇恨糅合在一起进行穿插式阐述,从而使得亲情人伦的表达更温馨而亲切,故事发展进程更显生活质感,将社会意识形态思想的传达隐匿至剧情自然铺展中,更符合当下人们视觉审美鉴赏需求。
    郭澄清与《大刀记》属于1970年代,属于中国当代文学史,也属于每一位文学读者的经典记忆。我们应当回归时代语境,采取历史眼光和审美视角予以审视、衡量。小说在版本及传播问题上的一些分歧,既与传播媒介在表现形式上的异质性相关,也与时代变化导致的同一媒介内部的版本改写问题相关,这都表现了不同历史时代,民间话语、知识分子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在民族国家形象塑造上,不同审美价值和传播效果的“符号交锋”。像《大刀记》这样经历伤筋动骨的删改,而后经历历史变迁,又恢复原本面貌,呈现出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性的作品并非孤立个案。郭澄清的长篇小说《大刀记》在当时的文坛也具有独特的魅力,作品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汲取古典小说的优长,采取纪传体的书写方式,为我们生动地谱写了一曲伟大抗日战争的胜利凯歌,纵然其不可避免地烙有“文革”时代的特殊印记,仍不失为一部有民族史诗性的杰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