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祈在温江区的故居。 四川音乐学院内的王光祈之墓。 李劼人(最左)、曾琦、王光祈(最右)合影,摄于1918年。 五四运动时期的王光祈。 王光祈著作。 作家李劼人在少年时期,曾与一位同窗好友相约,死后同葬成都东郊沙河堡。后来,这位同窗客死德国,李劼人实现诺言,将好友的骨灰接回成都,直到下葬前,李劼人将好友骨灰存放在自己家中长达5年之久。李劼人的这位同窗好友名叫王光祈,他为何让李劼人如此厚待? 地理坐标: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东街社区社学巷6号,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王光祈旧居。——成都历史老建筑系列④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东街社区社学巷6号,一棵高大的香樟树以它伞盖一般的树冠,遮住一座小四合院。这座木质墙体、青瓦盖顶的院子,就是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王光祈曾经念私塾的读书处,这座王光祈旧居,被列入成都市第四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如今的私塾还剩两排正房,房屋主体全由木头打造,门口立柱和墙上,布满了虫蛀的小孔,这是100多年岁月留下的痕迹。正房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小时候的王光祈或许就在这个天井里,和其他学童一起嬉戏玩闹。 1902年,年仅10岁的王光祈被母亲送到社学巷私塾学习,王光祈在这里一呆就是5年。当年的私塾先生名叫黄玉珊,是当地一位学识渊博的儒生。 年幼的王光祈与其他学童有些不同,他在9岁前就读完了《三字经》和《百家姓》。不仅如此,他还是个音乐迷,童年时就会吹箫奏笛。多年的国学浸淫和音乐底子,为王光祈后来人生中取得的成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中学同窗相遇 从“互不待见”到引为知己 1908年,16岁的王光祈走出社学巷私塾,考入当时的四川高等学堂分设的中学丙班。隔壁的丁班有一个名叫李家祥的学生,他就是后来名满全国的作家李劼人。 第二年,李劼人因为成绩好被提升到了丙班,跟王光祈成为同班同学。虽是同班,但王光祈和李劼人最初却“互不待见”。“两人因为生活习惯和处事风格不同,几乎没有往来,甚至有所隔膜。”李劼人研究专家郭志强告诉记者。 转机发生在1911年,李劼人读到了王光祈的诗作,“惊其才思之余亦起了惺惺相惜之心”。于是“志趣之交不拘细谨”,二人在这一年里交情大进,一步步成为知己,并一直持续终生。 “王光祈和李劼人同龄,中学毕业后,有段时间两人都没找到工作,都很清闲,经常结伴到少城公园(成都人民公园前身)转耍。”四川省图书馆副馆长、李劼人研究学会会长王嘉陵说,也是在那一段时间,李劼人写出了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在此之后的岁月中,李劼人和王光祈见面和共处的时间并不多,但不论他们是一个在成都一个在北京,还是一个在法国一个在德国,他们的命运始终交织在一起。 北平成都搭档驻 京记者王光祈亲历五四运动 中学毕业后,王光祈在成都流连了一阵之后,不得不回到温江老家,成为一名待业青年。当时的他无论是生活还是精神上,都十分窘迫。“王光祈存银的当铺在辛亥年末的‘成都兵变’中被洗劫,使得全家衣食交困。”钟思远介绍说。 然而祸不单行,1912年到1913年底,先是王光祈的儿子因病夭折,紧接着母亲罗氏不堪打击与世长辞,时隔不久,王光祈的女儿也因天花夭折。接二连三的丧亲之痛后,第二年春天,王光祈决定走出家门,施展自己的抱负。 途经泸县(今泸州市)时,王光祈与当时在此工作的李劼人短暂相聚。分手后,王光祈赋诗一首以表心志:“千载忧难已,深宵剑自鸣;直行终有路,何必计枯荣。” 出川后的王光祈去了很多地方求职,最终在北平清史馆谋得书记员一职。此时的李劼人已回到成都,担任《四川群报》主笔。李劼人便聘请王光祈做了该报驻京记者。 此后数年间,李劼人又参与创办《川报》并出任社长兼总编辑,王光祈又成为《川报》驻京记者。李劼人和王光祈成为一对搭档,共同报道了“五四运动”等众多历史事件。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王光祈不断把北平的情况写成报道,用电文发回成都,亲身经历了五四运动全过程,同时也号召四川青年声援北平。李劼人也在王光祈发回成都的报道前添加按语,表明报纸的态度。“五四运动在四川的传播,跟他们俩有很大的关系。”王嘉陵告诉记者。李劼人的妻子杨叔捃曾撰文写道,“王光祈的报道在当时的成都投下了一个大的爆炸弹”。 意外客死德国 李劼人将其骨灰存放家中五年 1920年4月,王光祈远赴德国勤工俭学,路过法国巴黎时,当时正在巴黎的李劼人专程到火车站迎接。王光祈在巴黎呆了三天,这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到德国后,王光祈和李劼人一直有书信往来。 1936年1月12日,年仅44岁的王光祈在德国波恩突发脑溢血逝世,消息传回国内,各界无不痛惜。4月19日,在成都文庙西街成公中学举行追悼会,李劼人等一干生前好友都前往悼念。 当年10月,王光祈的骨灰被寄到了上海,再由上海转运回成都,安放在李劼人家中。“为什么没有寄回王光祈的老家,原因不清楚,但由此可见李劼人和王光祈确实情谊深厚。”王嘉陵说。 直到1941年冬,李劼人、周太玄、魏时珍等人将王光祈的骨灰安葬在成都沙河堡李劼人住宅附近的墓地里,李劼人专门从乐山买回一块青石为之立碑。碑文由“中国肠腔动物之父”周太玄手书:“温江王光祈先生之墓”。 李劼人对王光祈的情义还不止于此。有一段特殊时期,王光祈的墓碑不得不迁移,李劼人将墓碑运到自己家中存放,以防破损。 为什么一定要葬在沙河堡呢?王嘉陵 介绍,当时他们那一帮同学好友,大都集中居住在沙河堡一带。不仅如此,年轻时的王光祈与李劼人、周太玄、魏时珍等,曾在成都东郊菱角堰周太玄家聚会,仿照“桃园结义”,相约死后同葬此地。 沙汀参与寻找 墓碑最终落址四川音乐学院 走进四川音乐学院本部,进正门左拐,直行100米左右,有一片小树林。林中有个凉亭,亭子正中,便安放着王光祈的墓碑。 王光祈墓碑为何又移到了四川音乐学院?此事的参与者、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毕兴向记者讲述了这段往事。 1980年春天,当时的川音老院长常苏民从北京回来,在一次会议上颇有感慨地说,在北京访问的日本东京大学岸边成雄教授十分关心中国对王光祈的研究情况,他是最早研究王光祈的东亚学者。毕兴说,“那次会上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王光祈是何许人也”。 从那时起,四川音乐学院的韩立文、毕兴两位教授开始主导王光祈研究。“当时有关领导还有作家沙汀,都开始积极寻找王光祈的墓碑,在李劼人故居附近找到了。但王光祈的墓已经被推平,墓碑就在荒草丛中,四川省文化厅的人把墓碑抬到了李劼人故居内。后来,四川音乐学院给省文化厅写了一份报告,希望把王光祈的墓碑迁到音乐学院。”毕兴回忆,1983年,王光祈墓碑就迁到了现在的位置,并修建了纪念碑亭。 2012年,四川音乐学院成立了王光祈学术研究中心。 从成都市温江区柳城东街社区社学巷6号走出的爱好音乐的少年王光祈,如今站成一座塑像,矗立在四川音乐学院的校园里,被四处飘荡的音符围绕,永远。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董兴生摄影刘陈平 人物简介 他与李大钊发起“少年中国学会” 王光祈对中国音乐学最大的贡献是完成了《中国音乐史》的写作,他一面向国内介绍欧洲音乐,一面向欧洲介绍中国古典音乐。 “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若是没有王光祈,此时的音乐史就没了!”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朱泽民生前曾如此评价。 四川音乐学院王光祈学术研究中心秘书长赵崇华教授介绍,王光祈是中国比较音乐学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他最早用比较方法,研究中国民族音乐和其他民族音乐,他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获得世界承认和肯定的音乐学家。 王光祈曾创作过一些音乐作品,词曲生动、朗朗上口。其中一首《燕子》的歌词写道:“燕子尾巴,好像叉叉,一年要搬两回家……” 在王光祈短暂的一生中,有一段经历不容忽视。1919年7月1日,李大钊、周太玄、王光祈等7人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北京总会正式成立,王光祈被选为学会执行部主任。 实际上,王光祈是“少年中国学会”第一个倡议者,早在1918年6月15日,他就提出了拟建“少年中国学会”的想法。学会成立前,王光祈就邀请在成都的李劼人加入,并于1919年6月15日,在成都成立由李劼人担任书记的分会。 “吾人最终之目的,即为创造‘少年中国’。夫少年中国之形式为何如乎?则应之曰:吾人所欲创造之‘少年中国’,则适于二十世纪之‘少年中国’是也。”王光祈对少年中国学会倾注大量心血。除了作为核心发起人,王光祈还作为介绍人,亲自介绍赵世炎、张闻天、恽代英等人入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