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文化名家 >

一位崇高而坚韧的文化将领——写在《冯雪峰全集》出版之际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王海波 参加讨论


    2016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65周年,也是冯雪峰逝世40周年,12卷本的《冯雪峰全集》正式出版。这是对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冯雪峰的最好纪念。
    文学家冯雪峰
    冯雪峰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在文学创作、文艺理论与批评、翻译等多方面都有着显著成就。雪峰,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上世纪20年代初期,他与诗友在杭州西湖之滨成立湖畔诗社,共同出版诗集《湖畔》《春的歌集》,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白话诗集之一,也使雪峰赢得了“湖畔诗人”的声誉。
    冯雪峰的杂文创作深得鲁迅杂文的精髓和神韵,从“左联”时期开始,到抗战末期和新中国成立之前,他创作的杂文视野广阔,内容多样,他的杂文集《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跨的日子》等,都是现代杂文史上的杰作。
    冯雪峰在现代寓言的创作上更是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他的文学创作肇始于诗歌,而绝笔于寓言。雪峰的寓言继承中国古典传统又有开拓创新,在揭露黑暗、讽刺时弊和文化意蕴的呈现上与他的杂文有异曲同工之处。雪峰为中国寓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被誉为中国现代寓言的奠基者。
    冯雪峰对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建设上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从1926年起,他系统地翻译介绍《新俄文学的曙光期》《俄罗斯的无产阶级文学》《新俄的文艺政策》及普列汉诺夫的《艺术与社会生活》、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之社会的基础》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俄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思潮、文化建设动态方面的书籍。还翻译介绍了列宁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书籍和高尔基、石川啄木等作家的作品。同时也翻译了匈牙利玛察的《现代欧洲的艺术》,在国内几乎最早系统介绍了未来派、立体派、表现派等欧洲现代派文艺思潮。前后共出版翻译著作13种,发表单篇译文30多篇。他以自学的日语功底,以顽强的“硬译”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为独树一帜的翻译家。他还和鲁迅一道编辑出版了“新俄文艺论述丛书”“科学的艺术论丛书”“文艺理论丛书”等,对指导中国新兴的革命文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革命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在“革命文学”论争、“两个口号”论争等文学论战中,他的理论文章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导引作用。他的《革命与智识阶级》《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论〈保卫延安〉》《中国文学从古典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等都是中国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的经典篇章。
    冯雪峰与鲁迅
    冯雪峰与鲁迅有着非同寻常的友谊,1928年5月,冯雪峰写下《革命与智识阶级》的时候,尚未与鲁迅相识,在鲁迅受到围攻的情况下,雪峰在文章中充分肯定了鲁迅的功绩和“五四”文学传统,对鲁迅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年底,冯雪峰与鲁迅相识,成为鲁迅晚年最亲近的学生和战友之一,在鲁迅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发挥了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在白色恐怖中,他们共同冒着生命危险编辑《前哨》,纪念牺牲的“左联”五烈士。在鲁迅逝世前半年,冯雪峰作为中央特派员从陕北回到上海,向鲁迅介绍党的方针政策,使鲁迅加深了对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信赖。在鲁迅病中,他代替鲁迅草拟了《答托洛斯基派的信》等多篇重要文章,对维护左翼文艺界的团结,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冯雪峰被公认为是鲁迅研究的权威和“通人”。新中国成立后,冯雪峰致力于鲁迅著作的注释和出版工作,并写下大量回忆鲁迅的文章,为鲁迅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出版家冯雪峰
    冯雪峰也是杰出的出版家,为新中国的文学出版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51年冯雪峰受命组建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拟定出版方针时,提出要出版中外文学名著,不仅要有延安以来的工农兵文艺,还要有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不仅要有现代文学,还要着手古代文学遗产的整理;不仅要有苏联文学,还要有欧美等国家的古典名著和现代名著的系统介绍。这个思路和构想后来被概括为:古今中外,提高为主。这成为新中国文学出版工作的指导性方针,全面奠定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建立和发展的良好基础。
    在他任职的7年中,出版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当代创作近500种,其中被称为“红色经典”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保卫延安》《暴风骤雨》《新儿女英雄传》《铜墙铁壁》《野火春风斗古城》《吕梁英雄传》《林海雪原》等著名长篇小说,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他主持出版现代文学的标志性作品《家》《子夜》《骆驼祥子》《女神》等数十种,出版40多位现代重要作家的各类选集,并启动了《瞿秋白文集》(4卷)、《沫若文集》(17卷)、《巴金文集》(14卷)、《茅盾文集》(10卷)等大型图书的编辑出版,使五四新文学的成果第一次得到系统的整理,展示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巨大成就。
    在他的指导下,1952年9月出版了新的整理校注本《水浒传》,标志着新中国整理出版古典文学的开端。随后雪峰主持制订了《整理古典文学选题计划》,相继整理出版《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牡丹亭》《西厢记》等主要古典名著,编注出版了重要的古代诗人、散文家、戏曲家的个人选集30多种。还以“文学古籍刊行社”的副牌印行古代总集、别集、专集、小说、笔记等善本图书68种。
    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起便大量翻译出版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恰巴耶夫》以及高尔基的《母亲》等充满革命激情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苏俄革命文学作品。同时,冯雪峰还主持制订《世界文学名著介绍选题计划》,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翻译出版外国文学名家的主要作品,以及各国重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到1957年底,翻译出版了41个国家的文学图书530种,涵盖外国文学的各个门类。还启动了《莎士比亚戏剧集》(12卷)、《高尔基选集》(17卷)等大型图书的翻译出版。
    雪峰还重视出版普及性的图书,自1953年起安排出版“文学初步读物丛书”四辑80种,以“艺术出版社”、“戏剧出版社”的副牌,出版大量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曲艺、歌曲、电影剧本、传统戏剧等图书,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需要。
    在冯雪峰主持工作的7年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各类图书2200多种,创立了高起点、多门类、多层次、多样化的图书格局,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冯雪峰全集》:全面汇总雪峰各时期、各领域的创作
    在冯雪峰逝世40周年的时候,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冯雪峰全集》。一直致力于为他人出书,为国家出版事业出力的编辑出版家冯雪峰的著作首次得以全面的整理出版。在文学创作方面全集收录冯雪峰的《湖畔》《真实之歌》等诗集4部(包括合著),和集外诗歌30首,小说散文多篇。冯雪峰所写第一篇文学作品《到省议会旁听》收在集外诗歌中。全集收录《今寓言》《雪峰寓言三百篇(上卷)》等寓言集4部,改编国外寓言故事集《百喻经故事》《富翁造三层楼》,以及集外寓言和首次整理面世的寓言遗稿60余篇。冯雪峰平生最后的文学作品《锦鸡与麻雀》收在集外寓言之中。杂文论文方面收录《乡风与市风》等杂文集3部,《过来的时代》《论文集(第一卷)》等论文集5部,以及近百万字的集外杂文与论文。全集还收录两个不同版本的回忆录《回忆鲁迅》和少儿读物《鲁迅和他少年时候的朋友》、电影文学剧本《上饶集中营》。这些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几乎涵盖了文学的各种形式,全面反映了冯雪峰一生的文学成就。
    全集以三卷的容量收录了他留下的将近150万字的翻译著作。不仅为雪峰的翻译实践做了一个全面汇总,也为中国现代翻译史留下了早期翻译状况的宝贵资料。
    除文学和翻译之外,全集还收录了冯雪峰的书信、日记、编务文稿、政务文稿函件和外调材料等,可以说内容相当丰富,并且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书信部分是冯雪峰1922年至1975年间与作家、文学研究者、同事、亲友和有关机构的通信160余封,大部分都是以前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日记写于1965年至1975年间,也是根据未发表的手稿收入。这些资料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冯雪峰的工作生活状况,特别是其中“四清”和“干校”时期的日记,也为时代留下了记录。编务文稿是冯雪峰从事编辑工作时为所编刊物而写的消息、补白、编刊后记,为所编图书而写的编辑说明、审稿意见,为出版社起草的工作安排、编辑计划、规章制度等有关文字,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政务文稿函件收入冯雪峰长征时的笔记资料,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的工作报告、函电,及其他有关政务工作的文字。冯雪峰留下的长征笔记涉及红军第一军团长征经过的地点及里程、经过的民族区域、所处的环境状况、经过的名山大川关隘封锁线等情况,是长征的真实记录和研究长征的宝贵资料。
    冯雪峰1936年4月奉中央之命重回上海,负有艰巨的使命。一方面与鲁迅联系,沟通党与上海文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为重建上海地下党组织,并团结各方力量贯彻中央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而工作。这期间他化名李允生,战斗在党的隐秘战线,他以秘密的书信和报告的形式为陕北中央输送了大量情报资料,为党的决策提供参考。编辑《冯雪峰全集》的时候,我们尽可能搜集了现在可以公开发表的书信和报告,这些既是冯雪峰不惧艰危为党工作的见证,也是党史研究的宝贵资料。
    外调材料是“文革”时期冯雪峰应单位、机构或个人出于调查或证明的需要,被要求写下的历史材料,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活动情况的证明。全集中收录的外调材料写于1966年至1973年,约有200篇,80余万字,主要写作地点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湖北咸宁干校。我们编辑全集所依据的是这些外调材料的底稿,这些底稿是在被收缴之后即将付之一炬之时,被当时出版社的编辑陈早春先生抢救出来交还给冯雪峰的。对这些珍贵的历史材料的收录,全集遵循“基本不做改动,保存历史原貌”的原则。外调材料这样的文字出现在作家全集中本就是极其少见的,这样大的分量,更是绝无仅有的。
    冯雪峰这样一位有着多重身份的重量级人物,作为党的文化将领,始终置身于时代风云的潮头,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冯雪峰全集》无疑已经不是一般文学意义上的全集,而是一部承载着丰富内容,超乎文学之上的大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