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古道在我国古代历史进程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逾84岁高龄的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教授李健超,曾结合文献记载,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崤函古道进行多次全程实地考察。就崤函古道的形成历史、地貌、路线等问题,李健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险峻地形中取道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崤函古道所处的“崤函”一带的地理形势。 李健超:崤函,指崤山和函谷关,秦岭华山山脉向东延伸到今河南省境内,称“小秦岭”,在卢氏县与灵宝市的西部边境向东北蜿蜒,称“崤山”。“函”指秦函谷关和汉函谷关。秦函谷关在今灵宝市东北15公里的王垛村;汉函谷关在新安县城东。自卢氏和灵宝的西部边境向东北蜿蜒伸展的崤山,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低缓。至三门峡与渑池中间,因受两侧断层影响,山势陡峻,道路迂回曲折,甚至穿行于绝壁之间,故有“崤塞”和“渑崤狭间”之说。小秦岭和崤山山地是三门峡地区地形的骨架,起伏较大,外形浑圆,多呈孤立状的黄土丘陵分布于小秦岭和崤山北麓。崤山山地和黄土地形构成了三门峡地区崤函古道交通的地理基础。发源于小秦岭的沟谷河流向北注入黄河,这些沟壑长期遭受侵蚀,切割形成许多壁立陡崖,成为东西往来的严重障碍。其中,最著名的弘农涧由南向北,东西往来必须翻越此塬,由于长期人迹马蹄车辙的践踏滚辗,疏松的黄土塬上踏出了一条东西通道,人行其中如在封闭的匣子里,所以称“函谷”。战国时期秦在函谷的东口设置了“函谷关”。 崤山是崤函古道中最险峻的一段,通行的难度甚至超过函谷关。“函崤”穿山过涧,交通极为不便,但没有其他选择。无论崤山以北或以南,河流纵横,重山叠嶂,行旅极为艰难。唯有崤函通道是东西往来连接长安、洛阳两大区域的捷径。 《中国社会科学报》:崤函古道等古代道路交通设施,体现了我国古代先民怎样的理念? 李健超:在中国古代,交通道路被称为“道”。《诗经·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治驰道。”《汉书·贾山传》:“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齐燕,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我国古人对于建设交通道路,首先考察的是两点之间的最短线路。然而无论南北,两点之间或两个经济区之间的地形地势不可能完全平坦,所以在崎岖不平的山区或沟壑地带,必须适应或改造地形以达通畅。先民在遥远的古代就在高山深涧中循河觅道,因河成路,或在深崖陡壁上开凿栈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