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叠叠的房屋掩映在绿树青山里,黄墙灰瓦的土房子透着质朴范儿,阿细跳月、阿细祭火等墙画惟妙惟肖,男子在广场上弹着大三弦,盛装的女子合着节拍起舞,田里则传来叮叮当当的牛铃声。 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的故乡——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可邑村小组。得益于一项改善农村人居的建设计划,这两年可邑村实现了从贫困山村到旅游小镇的华丽转身。 这项计划就是2013年6月至今弥勒市实施的“美丽家园”建设计划。两年多来,1万多户农村房屋得以重建或加固,可邑村等一批民族文化村、庄园旅游村崛起,取得以房扩需、以房惠民、以房带产等“一房五效应”,更有效推动了城乡统筹。 可邑村坐落在大山深处,是个彝族支系阿细人聚居的自然村。曾经,村民收入低、生活困难,住在人畜混居的土坯房,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吃水主要靠水窖。尽管生活艰难,可邑村却以彝族民间传统舞蹈“阿细跳月”闻名。 弥勒市委书记钊辉告诉记者,“美丽家园”是2013年红河州统一启动的“房、村、镇、城”建设改造提升计划,重点是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对农村民居拆除重建每户补助2万元,改造提升每户补助0.8万元。 “针对可邑村的特点,结合‘美丽家园’建设,我们为其量身订制了可邑旅游小镇方案,把民族文化内涵融入民居和村庄建设中,并以其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钊辉说。 经过两年的建设,可邑村196户特色民居全部建成,村内水、电、路等已改造完毕。弥勒市还投资6000余万元完成了密枝林游客栈道、彝族图腾、跳月广场和停车场等。 去年国庆,修葺一新的可邑旅游小镇开始营业。记者看到,从入寨门开始,喝入寨酒、跳月迎宾,民族器乐弹奏、情歌对唱,民风民俗淳朴热情。寨门旁边的密枝山层峦叠嶂,参天的古树、蜿蜒的栈道、嶙峋的山石引人入胜。 在运作中,可邑村采取“公司+小组+群众”模式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可邑村党支部书记毕辉介绍,2014年可邑村成功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村小组每年参与旅游收入分成有60多万元,110多位村民干起了导游、演员、保安、环卫等工作,每年合计拿到工资160多万元。 可邑村是“美丽家园”建设的一个缩影。弥勒市副市长罗友梅告诉记者,弥勒还采取“小村并大村、四山迁朝路、边远靠集镇”的思路,把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隐患、边远贫困的小村庄合并异地迁建、迁入集镇,还出台政策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户进城买房。 弥勒市“美丽家园”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黄守良告诉记者,截至今年5月全市已兑付农户补助资金2亿多元,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合计3亿多元,实施做特民居1万余户,其中拆除重建7300户,改造提升2950户,许多山村变成了美丽家园。 钊辉说,表面上看政府投入了补助资金,但通过群众装修、建房等,更大拉动了消费。据测算,政府补助带动全市拆除重建、改造提升和进城买房的直接投资有20多亿。 “在实施中,我们还克服当前‘千村一面’的同质化倾向,充分挖掘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民俗风情村落的个性特色,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让乡愁也在‘美丽家园’中寄托。”罗友梅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