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无龄感”:生命力的自然转场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成都日报 吴宝玲 参加讨论

    当法定工作年限到期,生命力会自然转场,重新开创更自在的创作空间,不只是为了延迟与死神的约会,而是为了整个活着的过程。
    如果以退休作为老年的划界标志,这人生的第四个阶段不仅最具挑战性,还会最有创意性。那些“老而不衰”,留住了年轻风采的“不老神”令人惊叹;那些“老而不服老”,80岁当40岁活着的人让我们赞佩;那些不与年龄纠缠,看似自然而然活着,又大放异彩的老人更让我们深思。用流行的一个词语来描述他们的生命存在状态: “无龄感”。
    无关年龄的生命魅力
    在我们身边,不为机体老去所忧,保有年轻的心态,焕发着青春活力的老人时有出现。我有一位忘年交朋友,在北大读书期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认识他时,那黝黑面庞虽刻上了重重的岁月沧桑,却常现笑容。多年不见,等到他过80寿诞,出现在我眼前的老人穿着白色运动鞋、牛仔裤,粉色衬衣掖在裤子里,仍是那沧桑的面庞和熟悉的笑容,可当他灵动转身,一个箭步跳上台子致迎宾词,我真的怀疑自己的眼睛。他声言:“我是二十岁的着装,三十岁的年龄,四十岁的思想。”聊起来,知道他从学校图书馆馆长职位退休后仍退而不闲,他开通了QQ和微信,常有文字上传个人空间。这位朋友应该属于“无龄感生活”一族。我自认为,他的“无龄感”是在对抗“有龄感”的危机中创造出来的。
    越来越多的人在壮大“无龄感生活”一族。2015年6月7日,南京86岁的考生汪侠手拄拐杖,第15次步入高考考场;闻名全国的《俏夕阳》舞蹈队,74岁的舞者和4岁的舞者,同台舞风采; 66岁的福州人陈郁发患甲状腺癌15年,驾着他的桑塔纳车,载着妻子前往珠穆朗玛峰……这些“无龄感生活”事例可能数不胜数,早已打破了中国人60花甲、70古来稀的生存认知。生命意识真的很贪婪,它渴望永恒,它不愿言败,不断创造老年期的长度,刷新中国人的平均寿命。
    而引我思考的是:这些老人们拥有什么样的能量,创造了超年龄的生命魅力?从生命孕育的那个时刻,人便进入成长期,生命力融接着新观念不停歇地变化着、强大着,成为人的“生活宗教”,支配人的活动。身体的衰老是会影响生命力的强度,然而注入了观念的生命也会出现奇迹,为耄耋老人留住了青春旋律。
    “无龄感”击碎内心之镜
    无龄感生活有着多样的形态,那些顺遂自然,拥有生命神话的人令人钦慕。摩西是美国纽约州格林威治村的一位农妇,她活了101岁。摩西一生养育了10个孩子,刺绣是她的劳动生活之一;七十多岁时因关节炎不能刺绣了,开始绘画,八十岁时,她在纽约举办个展,引起轰动。摩西并没有当画家的志向,也没有长寿的渴求,更没有逆袭生长的女神样貌,倒是身体疾病迫使她放弃“刺绣劳动”转向“绘画劳动”,她的画与她对美的热爱、对生命历程的珍视同在。她的“绘画劳动”和“画”的艺术水乳交融,看起来是绘画艺术成就了她的生命价值,我却认为是她生命的能量用艺术的方式华丽显身。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像摩西那样生活的人,虽然没有遇到她那样的机缘,却一样地书写着生命的神话。东莞麻涌镇南洲村八旬老人嫦婆婆7年义务打扫卫生,她说:“我现在做这份工作觉得很快乐,有些人说,你老了不要做了,但我干起活来比以前更自在。”
    生命力的存在不会机械地以社会规定的工作年限开始与停止,当法定工作年限到期,当身体病残被迫中断原有的劳动,生命力自然会转场,重新开创“更自在”的劳动空间,在这里劳作的人们领悟了顺时合律活着的真谛,所展示的“无龄感生活”就在生命本身,与名利无关。
    在老去的每天省视自我
    无论在生命的哪个阶段,生命之力量是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无龄感的源泉。然而人的身体健康度不同,文化观念不同,对生命存在的体悟不同,生命力自然就有了强弱之别。有人说,无龄感生活不仅是人性回归的表现,更是富裕生活幸福本质一面的凸显。看来,超越应该是有条件的。当我们正行走在实现富裕生活的路途中,勤俭顾家、重子孙培养,这种“过日子”的生存伦理仍遍布城乡, “无龄感”群体自然还是小众。生活与生命本身的需要熔炼为一体的确需要时日。
    在西方人特立独行精神面前,我们的年轻人也许会自惭形秽。80后、90后竟也有 “未老而衰”的叹息,这让人不安。取他方之长,反省自身是必要的。我们也许少了西方人孩童般的“对宇宙秩序超功利的好奇心”,少了“无止境追求”的浮士德精神;但检索我们的历史,民族文化中本也有特立独行的基因,只是接受功利教育成长的生命,遗忘了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追求,没有给超功利的审美追求留出足够空间,务实的品格便自然行走在逐利一途。
    一棵树,在种的限制下停止长高时,我们希望它永远繁茂不衰,那就施肥浇水,精心呵护;人的生命也如此,不只是为了延迟与死神的约会,而是为了整个活着的过程。
    (作者系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