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三江舞龙“醒来变了模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南方日报 杨兴乐 参加讨论

    
    2015年农历四月二十七三江舞金龙,市民纷纷参与。资料图片
    新会三江,素有正月初四、元宵节舞龙、十六龙上山民俗,且被列入市级非遗,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市民观看。但是,去年舞龙改为拜龙,今年虽在呼声中恢复舞龙,但改为大年初二、初四白天舞龙兼上山,龙身也大为缩短……以安全为由改变传统方式,是否会改变“非遗”属性? 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舞与不舞
    舞,但必须做出改变
    对于往年习惯观看三江舞龙的市民来说,去年舞龙取消,大失所望;今年恢复了舞龙,却并非皆大欢喜。为安全起见,三江舞龙作出了诸多改变,“从小看到大,三江舞龙时间变了,没了那种气氛了”,有网友观看了今年的舞龙后如是表示。
    三江“金龙”在万众期待之下“苏醒”了,但并非如愿“王者归来”。
    去年舞龙改拜龙,呈现两说。镇政府称尊重村民意愿,但为“降低安全隐患”,建议拜龙;坚持舞龙的里长和队长则称,被要求签下安全责任状,皆拒签。两相妥协,去年元宵节晚上,金龙在仪式中,象征性地出游了2分多钟。
    金龙不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名存实亡;要舞,又该如何应对公共安全?“问题还是出在管理上,不能因噎废食啊。”新会民俗专家林福杰表示,公众活动都有潜在危险,关键是预防,拿出应急措施。
    林福杰举例说:“清代新会知县聂尔康不是下文禁止江门迎神会、禁止城乡各处演戏吗?最终还是要演戏,要有民俗活动的。聂尔康禁了,他不在位又演了,换个知县不禁。”林先生说,政府作用主要在于引导、疏导和管理。
    对于去年村民被逼签订责任书一说,三江镇领导告诉记者,此事镇政府并无行政禁止,而是因公安和安监出台新规,“1000人以上的集团活动,组织者要申报并签订责任书,老人协会请来所有成员一同商量,最后一致同意改为拜龙形式。”
    去年改为拜龙,但镇政府对村民组织其他文体活动发放了补贴,“这些年,我们一直引导降低民俗活动的危险性,虽然没出过大事,但是小事不断——炮仗炸伤,小偷小摸,年年有。”“事实上,我们镇的200多名工作人员年初四全部取消休假回来值班,怕的就是村民临时强行舞龙。”镇政府领导称,处理舞龙一事都是谨慎为之。
    停舞一年,今年三江镇新江村和联和村的年轻人都积极要求继续习俗文化传承,纷纷回家乡支持舞龙活动,小至12岁,大至70岁都想参加舞龙活动。
    春节临近,网上要求恢复舞龙呼声越来越多,本地媒体进行的民意调查也显示,支持舞龙的声音占了大多数。在是否支持继续舞龙的问题上,约1500名网友投票,41%的网友认为“很期待看到三江舞龙,没觉得有安全隐患”,55%的网友“希望能找到兼顾安全和舞龙的解决办法”,只有4%的网友认为“安全第一,改为拜龙挺好的”。
    舆情引发政府关注。三江镇委、镇政府明确表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支持春节期间进行包括舞龙在内的健康文明的群体性活动,同时必须确保公众安全。“因此我们要求联和、新江两村的村、组干部和老人协会的舞龙组织者必须高度重视舞龙等群体性活动的安全工作,开展舞龙活动前必须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划定路线,并要落实专人维护舞龙秩序、确定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等。”三江镇领导说,舞龙组织方按照上级规定,将舞龙活动方案完善后并逐级呈批。“今年舞龙,三江组织方在责任书上签名了。”
    舞与不舞,并不是简单的恢复。参与政府协商的三江本地网友最初曾通过微博宣布舞龙恢复,时间和往年一样;但不久又发布紧急通知称,“由于安全问题,三江恒美坊和仁和里,与政府最后达成协议,取消正月十五、十六的舞龙活动。”“但年初二、年初四会照常举行。开始时间分别为:恒美坊年初二中午11时30分起程,下午3时左右结束;仁和里年初四下午2时开始,5时左右结束。”
    以安全角度考虑,经政府和村民协商,兼顾两者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舞龙的时间安排:一是夜间改为日间,年初二、初四舞龙,同时龙上山;二是取消了正月十五和十六的舞龙。三江镇领导告诉记者,这是综合近年舞龙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酝酿作出的决定,也是两村老人协会商量之后的决定;而这个决定立竿见影,“今年来看舞龙的人数比以前更多,单场达到2万多人”。
    但是,有部分三江人坚持认为,可以加强安保,但必须保持舞龙固有的习俗,“改变了传统,就不是原来的三江舞龙了”。受访的三江镇领导则认为:“传统这东西就是不断改变中形成的,习惯了就成传统,以前龙身里面都是点蜡烛,现在是灯泡”,改变总是向好的方向进行,“今年村子里帮忙维持秩序的人手也多起来,政府制定了应急预案,村老人协会、生产队长带头开座谈会,让舞龙活动更安全,明显加强了人流车流的管制。”
    为预防和避免在舞龙活动中发生消防和人身伤害事故,新会公安机关制定实施了应急预案,出动100多名警力奔赴三江镇,维持活动现场秩序;三江镇委、镇政府200多名干部、职工放弃春节休假,积极协助舞龙组织方维持好舞龙秩序,并安排必要经费给组织舞龙的联和、新江两村的老人协会,为传承好“三江龙乡”这一非遗项目提供帮扶资金。
    变与不变
    变,但金龙并未“驯服”
    忆往昔,三江金龙穿街过巷,晚上9时左右才是舞龙活动的高潮,巡游的金龙来到三江圩镇的主要路段,金龙所到之处炮竹声声、人潮涌涌,人人相争靠近金龙,触摸龙身,高举龙头,以祈求新一年行好运。
    那些年,元宵节当晚前来三江看舞龙的市民达一万多人,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周边地区的市民,他们有的驾着摩托车或私家车前来,有的搭公车前来。如今改为白天舞龙,虽然方便了群众前来观赏,但光影效果和氛围是截然不同的。
    变,才是兼顾安全和舞龙的解决办法?去年因安全理由停舞一年,今年恢复则诸多变更:晚上改为白天,正月十五十六的舞龙取消,往年最为精彩的“仁和里金龙”,龙身较之过去大大缩短(现有70多米,仍需要30多人才能舞动),三江金龙这样长时间形成的民俗,如是变更,是否改变了“非遗”的属性?
    安全顾忌与传统年俗的纠缠:一方面,政府部门强调安全第一,“文明赏龙,服从管理和指挥”,“严禁争先恐后、互相推搡、趁机起哄,不得从事任何影响舞龙、观龙正常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行为。”另一方面,在宣传恢复舞龙时又引导称,摸一下龙身可祈福健康发财,这是舞龙年俗的精华所在。
    实际上,舞龙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在拥挤的村路乡道穿梭时,人群不断拥上去抚摸龙身。有政府官员和本地村民都向记者表达过种种担忧:很多人触摸龙身,顺便扯下一块“龙颜”带回家;有的人在底下“钻龙肚”,钻来钻去祈求生育;除了争先摸龙头龙身,还有外来人争着担龙头,不时产生摩擦;等舞到仁和里“龙窦(龙巢)”位置,金龙绕圈卷起,四面八方人群挤向这里,人流极其拥挤,极易引起踩踏之类的事故;加之有时个别人乱放鞭炮,此外还有扒手趁机盗窃,在场维持秩序的警力都面临不小的压力。
    但是,如果要规避这些安全因素,要求人群循规蹈矩保持距离赏龙,那么三江舞龙的互动性将大大减弱。受访的三江政府官员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三江舞龙,实际上应该叫“行龙”,观赏性其实不算强,互动性才是其优点,如何协调安全和年俗之间的矛盾才是难点所在。
    “民俗中有美俗,也有恶俗的成分,政府加以引导,适当干预和管理,做到内紧外松,是必须的。”林福杰认为,政府的介入需要把握个“度”。“比如蜂拥摸龙身,容易造成踩踏事故,就是要干预。”“但夜晚舞龙是传统,包括新会双水的蕉树龙和一些乡村的舞草龙,如果改为白天就大为失色。”“天马村舞龙是开始之前将龙摆放好,让人摸,让小孩合照。是很好的处理方法。”
    驯与不驯
    商业化、异地化、无序化,如何解决?
    “舞龙之风可传承 安全文明共提升。”从政府工作角度来看,历年来,三江镇委、镇政府都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倾力增强“三江龙乡游龙”这一非遗项目的表现力和吸引力,维护和拓展非遗项目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到传承的行列,实现健康、可持续的非遗保护。
    “近年来,这一非遗项目陆续出现商业化、异地化、无序化等现象”。在新会区政府和三江镇府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指出了这一市级非遗项目存在的隐患:在金龙巡游过程中,存在舞龙组织方管理水平、管理力度弱化等问题,加上舞龙期间围观群众甚多,极易发生推搡、踩踏等意外事件,甚至被少数不法分子趁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群众人身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三江龙乡游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这“三化”现象具体指什么?知情者告诉记者,“无序化”当然是指舞龙过程中的一些混乱现象,有受访的村民也道出苦衷,“联合村的舞龙向来热闹,一晚上要换几个龙头,扯龙过程中容易出事,往年舞龙时200多人维持秩序也还是比较混乱。但我们希望能舞好龙,舞健康龙。”
    而“异地化”和“商业化”,则是指“请外人舞龙,还到处拜年逗利是”。有人认为,此前舞龙变了味,不论对方是否情愿,金龙到厂企门口拜年要红包,这种模式并不太受认可;有人则认为,只要是你情我愿的商业活动,金龙多出动也无妨,“至于金龙外出联谊活动,既增加本身活动,让更多人分享,扩大影响,又解决一些经费不足的问题,倒是值得推广的经验。”林福杰如是表示。
    而“异地化”所指的请外人舞龙,主要原因是此前舞龙的担龙时间长,从晚上7时到凌晨1点,本村人不太够人手轮流,于是雇请外地人来担龙。这一做法曾被人诟病,“雇请外地人来舞龙,还是三江舞龙吗?”不过,随着停舞一年带来的舞龙热情,“今年舞龙的年轻人踊跃了很多,希望能保持下去。”
    知多D
    五邑还有5条名“龙”
    除了三江这条金龙,五邑还有5条有名的“舞龙”。包括国家级非遗——开平水口泮村“花灯龙”和蓬江区荷塘镇“荷塘纱龙”,省级非遗——鹤山市雅瑶镇陈山村“香火龙”,以及开平市水口镇红花村“谭氏舞龙”和鹤山市桃源镇竹蓢金龙。
    每年正月十三,开平水口泮村灯会也是吸引无数观众和摄影爱好者的盛会,灯会的“花灯龙”30几米,配合盛大的舞灯巡游活动,表演“龙灯吸水”等节目,在锣鼓声和鞭炮声中,数百名男女村民擎着彩旗,抬起花灯,舞动金龙,浩浩荡荡,穿村过乡到各处巡拜。“泮村灯会”始于明朝英宗天颐八年(公元1464年),距今550多年。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月20日,记者在巡游现场看到,过万市民前来观赏,车流人流不断,但在本村人员的组织管理下也是有条不紊。
    另一条入选国家级非遗的舞龙,是始于明代的荷塘纱龙。荷塘纱龙精巧,以竹篾、木板等材料制作骨架,分24节,头、身、尾用四条粗绳连接;龙衣以纱布覆盖,彩色工艺贴片作龙鳞。2000年,荷塘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7年,荷塘纱龙成功申报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鹤山市雅瑶镇陈山村每年农历8月底都要举行一连三晚别开生面的舞龙活动,他们的龙不点灯烛,而是在龙身上插满点燃的香火,在夜间看去宛如一条繁星万点的银河,叫做“香火龙”,远看尤为壮观。据说这是陈山李姓的祖先在宋末从浙江金华老家传来的,已入选第五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平市水口镇红花村“谭氏舞龙”也比较出名。谭氏金龙长88米,有80杆,每杆需要2个人换着舞,整条金龙一共需要160多人才能舞起来。农历正月十四,来自江门、中山、珠海及香港、澳门等地的谭氏宗亲纷纷回乡齐聚松朗梦泉谭公祠参加舞龙会。“谭氏舞龙”始于民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一度中断,重新恢复舞龙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舞龙节活动。
    2月13日上午,一条金龙现身蓬江区里村大道,引来众多市民涌上街头追看,拍照合影。这条金龙长达78米、150多人共舞,被称为“亚洲最长金龙”(竹蓢金龙最长是102米),属于鹤山市桃源镇竹蓢村。这次舞龙受某楼盘邀请而来,现场观看了舞龙的林福杰表示,“里村舞龙安保做得很好,值得其他地方舞龙学习。”
    竹蓢村的舞龙习俗相传已有200多年。竹蓢的金龙以龙头到龙尾都用金黄色饰物,金龙全长102米(最长时),龙头龙尾各重五六十斤。表演时舞龙与舞狮同台演出,还配上龙珠、鳌鱼、鲤鱼等行当,表演“翻龙肚”“金龙追狮”“狮子洗龙须”“鱼鳌游龙门”“鲤鱼跳龙门”等套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