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走在山西省朔州市的大街小巷,一项项特色活动、一场场精彩演出、一幕幕难忘场景……处处展现着自信的“朔州表情”。文化,成了这座城市特有的内涵和符号。 叠加效应 溢出活跃产业能量 文化与经济携手,就能产生“叠加效应”。文化繁荣、生态旅游、城市建设三者有机融合,呈现出独特的“朔州模式”。 特色就是竞争力。朔州市级理论、新闻、文艺、经营管理“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宣传文化领域各类优秀专门人才的不断涌现。人才催生出大量文艺精品:文学作品《门神尉迟恭》、戏曲《绿色的追求》、舞剧《右玉精神》、话剧《好支书彭云》、电影《大学生村官》等都成为群众交口称赞的作品。现代北路梆子戏《侨女李林》获得“第二十五届梅花奖”,《大唐女人》荣获“全国戏剧文化奖”。 在朔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产生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剪纸、刺绣、面塑……这些独具右玉文化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制品,在市场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了产业链条,成为右玉县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2015年,朔州启动了“乡村记忆工程”,有6个乡镇列入省级试点。山阴县旧广武村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明村,并与右玉县右卫镇一同纳入山西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范围。文化部授予应县中国民间文化耍孩儿艺术之乡、授予怀仁县中国民间文化元宵节旺火习俗之乡称号,朔州民间剪纸、晋北吹打乐、怀仁陶瓷制作工艺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化惠民 幸福指数城乡花开并蒂 如何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朔州市的破题方法是一手抓“强身健体”的城市文化建设,一手抓“固本强基”的农村文化建设。 一幢幢耸立在市区中心地带的标志性文化建筑,让许多朔州人为之自豪,但更让他们感到实惠与温暖的,是遍布城乡、就在身边的各类文化场所。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全市69个乡镇均新建了不少于3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配备了10万元的器材。 “送戏下乡”作为朔州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演出场次逐年增加——2015年,覆盖了全市65%的行政村。曾经“一块银幕,一台放映机”是多少农村人儿时最美好的记忆。如今,这种场景又回到了朔州的农村。全市每年在农村和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免费放映电影23000余场。 “文化民生”,是朔州在发展中交出的一份精彩的答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