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社科院智库团队编写的《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6)》26日在北京发布,该系列蓝皮书已连续第六年发布。 蓝皮书认为,城市将构成“一带一路”区域的骨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节点,而“丝路城市”亦将成为所在国家的主要增长极。然而,工业化滞后所带来的过度城市化,形成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巨大需求,也正是“丝路城市”广泛合作的关键领域。 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丝路城市’中许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较低水平,同时由于维护和资金等制约因素,已建成的基础设施也已老化或供应不足。而这一短板一方面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巨大需求,从而使’丝路城市’中各城市的产能合作有了重要的发展空间。”蓝皮书指出。 “丝路城市”除了对于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具有迫切需求外,蓝皮书认为,“丝路城市”也对城市发展的设计与城市管理经验存在需求。同时,资金不足成为制约“丝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获取来源稳定、条件适当的城市发展资金是“丝路城市”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2015年底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供了新的范本。 中国城市将是“丝路城市”的核心力量和发展模式引领者,也能够为“丝路城市”的发展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在中国城市与国际“丝路城市”的合作维度上,蓝皮书认为,特别是中国沿海区域的城市发展当前已进入较成熟阶段,形成发展中地区快速城市化的模式。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企业、银行、学界全面参与“丝路城市”建设,将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在城市层面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而这也是中国的资金、技术、管理乃至关于后发地区城市化和城市转型发展理论的一揽子综合参与。 此外,在中国城市与国际“丝路城市”的合作维度上的建议中,蓝皮书强调,中国城市经历三十年的开放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及全球要素的配置区域,“丝路城市”通过与中国城市的互动,通过充分发挥中国城市的全球要素配置节点功能及门户枢纽作用,可与发达国家群体建立起多层互动体系,中国城市能够提升“丝路城市”的世界城市网络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