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传歌》剧照 胡科摄/光明图片 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说唱艺术,属于赫哲族的,叫作伊玛堪。 “乌苏里江,源远流长,赫哲民族,渔猎于此……”来自乌苏里江畔的伊玛堪吟唱,日前回响在北京民族剧院的舞台上。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黑龙江省代表团的原创民族舞蹈诗《乌苏里传歌》作为中国第一部以赫哲族为题材的舞剧,为观众打开了一幅赫哲族的生存图景。 走近三江平原,走近赫哲人家 幕布打开,伴着江上的涛声,赫哲人从白山黑水与林海雪原中缓缓走来。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江平原上,蜿蜒的江水流经整个赫哲族的历史,也见证着江畔发生的爱情。 “渔舟侧畔,情歌亦婉转”,《乌苏里传歌》围绕一段赫哲族的爱情故事展开。春夏秋冬更迭、生老病死繁衍,赫哲族的生存图景浓缩进了一个半小时的舞蹈叙事中。 舞蹈诗通常通过舞台上的音乐、舞蹈、灯光舞美、服饰等多种元素营造出诗歌的韵律和意象,属于赫哲族的文化意象是什么?观众在好奇,在探索。 是江中跳跃的鱼儿,也是勤劳质朴的人们。赫哲族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唯一曾以渔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尝于波平浪静时往江面认取鱼行水纹,投叉取之,百无一失,虽数寸鱼亦如探囊取物。”赫哲族创造了独有的渔猎文化。祭江、冬捕渔歌、制作鱼皮服饰,《乌苏里传歌》用一幕幕舞蹈叙事,呈现出了赫哲族逐水而居的生活方式,也表现出了赫哲族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理念。 是灵动优雅的天鹅舞,更是世代传唱的伊玛堪。“我们沿用了赫哲族的天鹅舞、萨满舞等舞蹈形式,原汁原味地模拟了赫哲族捕鱼、狩猎和战斗的场面。”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导演王举介绍。此外,《乌苏里传歌》中,老、中、少三位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各自表演了一段伊玛堪说唱,陌生的赫哲语像来自乌苏里江边遥远的歌声,台下的观众却分明听出了赫哲人祭祀时的庄严、婚礼的祝福、鱼汛后的欢喜……文艺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祖先记忆,伊玛堪说唱表演成为该剧解读赫哲族文化的点睛之笔。 从《乌苏里船歌》到《乌苏里传歌》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演出中,《乌苏里船歌》的旋律一次次响起,这首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民歌,将赫哲族的生活唱遍神州大地。王举认为,《乌苏里传歌》再次将赫哲族文化搬上舞台,从“船”到“传”的一字之差,体现的是创作团队纪录传奇、传承文化的艺术追求。 据黑龙江省民委的负责人介绍,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为5354人。富有古典浪漫主义色彩的伊玛堪说唱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11年11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被列入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黑龙江省文化厅对包括伊玛堪在内的赫哲族文化进行了综合性保护,制订了《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保护工作规划》,建设赫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对赫哲族生活方式的保护。黑龙江省的3个赫哲族乡均建起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经常组织文体活动。 “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能够传承的文学艺术作品并不多。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文化雕刻出来。”王举说,创作团队三次到同江市、佳木斯市的赫哲族聚居地区体验生活。他们在走访中发现,赫哲族家家户户都挂着一种“太阳日历”,在一个木制的圆盘中挂着许多木牌,上面的12个木牌代表月,下面30个木牌代表日。这种独特的历法在文献中少有记载,创作团队将“太阳日历”作为赫哲族的重要文化符号搬上了舞台。 “感谢你们把赫哲族的文化用舞台剧表现出来!”演出结束后,一位在京居住多年的赫哲族老人拉着王举的手激动地说。 (责任编辑:admin) |